四年級日記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日記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日記 篇1
今天是xx月xx日,是新的一年,回想起xx年的種種事情,可真令人意想不到啊!
xx年,甲型H1N1流感很厲害,死去了那么多無辜的百姓,但是,也有許多人戰(zhàn)勝病魔,頑強地生存下來。這么頑強的人還有許多,如:面人姑娘小麗患了白血病,但她不靠別人的施舍過日子,而靠自己的雙手捏面人來生存,治病。這件事中也體現出了寧波市民的愛心。xx年,舟山大橋正式通車,人們告別了坐輪船的生活;xx年,寧波開始造起了一道道地鐵,方便了市民的生活,但是,房價卻漲了上去,那些并不富裕的人們就買不起房子了。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xx年,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失敗的沮喪。當踢毽子越來越好時我興高采烈,當跳繩總上不了160個時我垂頭喪氣;當取得滿意的成績時,我嘗到了成功的香甜;當成績不理想時,我嘗到了失敗的苦辣。那年的生活是這樣多姿多彩,意想不到,里面包含著酸甜苦辣四種不同的味道。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一去不復返。今天我去了海洋公園,又有了新的目標。
一條條吊刀魚筆直向上,給了我天天向上的信心;一只只海馬彎彎曲曲,讓我明白人生的道路不平坦,會有種種困難等著我們去克服;一群群金魚在一起不爭吵,不打架,告訴我要團結一致、和睦相處;一位位海底“醫(yī)生”幫其它魚兒治牙病,不求回報,讓我懂得了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無私奉獻。
魚兒是多么偉大,告訴我們了那么多做人的道理,樹立了我的信心與目標。
四年級日記 篇2
今天天氣真好,爸爸和媽媽帶我去到合肥的科技館去看貝殼展。這里的貝殼真美麗,多的數不清。有最珍貴的貝殼—黃金寶螺,有最古老的鸚鵡螺,有非常艷麗的萬寶螺……真是太多太多了,看的我眼都花了?赐暾褂[我才知道全世界貝類約有12萬種類之多。形狀就多達10多萬種。大小也不同:小的.只有0。03毫米長,大的長1。8米,重量可達500斤左右。
你們說貝類是不是令人稱奇?你們也來看看吧!跟我一樣和貝殼照張相吧!
四年級日記 篇3
9月18日星期二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泡黃豆來寫作文,我聽到這個消息后特別高興!
放學回到家之后,我先拿出了一個直徑有8厘米的飯盒,又拿出黃豆來抓了一把,放到了飯盒里。我打開水龍頭,接了一點自來水,把它放到了客廳的陽臺上。因為我覺得放到陰涼的地方會長得快一點,希望它們快快長大。
9月20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放學一回到家就興奮地去看泡的黃豆。我發(fā)現,豆子裂開了一個小口,我高興地給它們換水,邊換邊想:豆子過幾天會不會發(fā)芽呢?我給豆子換完水,就把媽媽叫過來問到:“媽媽,豆子過幾天會不會發(fā)芽呀?”媽媽笑著說道:“它們當然會發(fā)芽啦,但是你要好好給它們換水哦!”
9月22日星期六晴
經過幾天辛勤的給它們換水,今天,黃豆終于發(fā)芽了,我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了,趕緊叫媽媽過來看看。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你看,黃豆是不是發(fā)芽了!而且你有沒有發(fā)現,黃豆是不需要任何肥料的,它們只需要水就可以慢慢長大。”
我簡直是太高興了,我的豆子終于發(fā)芽了!
四年級日記 篇4
9月20日天氣:晴
今天我閑著沒事,看見了幾只蝸牛,我便觀察起它們來了。
蝸牛的頭上長著直直的觸角。它圓圓的眼睛似乎長在觸角上。它的背上背著一個又圓又大的.“房子”,卷成圓圈的花紋印在蝸牛大大的“房子”上。它沒有可以活蹦亂跳的腳,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讓所有蝸牛比一場爬行賽,距離只有兩格瓷磚格子。蝸牛剛開始方向感都還可以。可是過了一會兒,蝸牛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前進,有一只蝸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臺階下去了。我連忙跑下去,慢慢把它們拾起來,裝進了瓶子里。
9月24日天氣:晴
今天,我又來觀察蝸牛了,蝸牛已經漸漸長大了。上次我看見它的時候它只有中指的手指甲那么小,現在有大拇指的手指甲那么大了。
我又組織它們進行爬行賽。我想看看它們長大了,速度有沒有變快?我觀察了很久,感覺它們的速度還是那么慢。于是我得出了一個結論:蝸牛是長大了,但是速度卻沒變快。
觀察身邊的東西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好玩!如果不信你可以親身去體驗一下觀察的樂趣。
四年級日記 篇5
我家有許多王國,那就是螞蟻王國。
今天我就來觀察一下小型螞蟻王國,我用牙咬掉一個米粒大小的蘋果。把它放在了地上。過了一會一只螞蟻走了過來,把比他還大10倍的東西嘗了一口。!真好吃!螞蟻就回去報告了!
【四年級日記】相關文章:
(經典)四年級日記08-12
四年級日記(經典)08-14
[精選]四年級日記07-06
四年級日記【精選】08-09
【經典】四年級日記08-04
四年級日記(精選)08-10
四年級日記01-01
四年級日記12-08
四年級日記12-08
四年級日記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