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作文素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的作文素材,歡迎大家分享。
【相關論據(jù)】
1、齊景公治不敬之令:齊景公時,很注重孝治,有次出巡,來到一處治河工地,看見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人也在工地上運土,便當即罷免了這個縣令,他認為讓這么大年齡的老者負載于途,是地方官的過失。
2、潁考叔食舍肉:潁考叔是鄭國潁谷地方官吏,聽說鄭莊公將其母姜氏置于城潁,并發(fā)誓“不到黃泉不相見”,不久便已后悔,就去見莊公。鄭莊公請他吃飯,潁考叔吃飯時把肉留在一邊。鄭莊公問他為什么?他說:“小人有母,凡我能吃的食品都讓母親先嘗嘗,她從未嘗過您賜給的美食,所以請允許我?guī)Щ厝バ⒕茨赣H!鼻f公深為感動,以后設法將自己的母親迎回。此后,人們常將“潁考叔食舍肉”作為子女孝敬父母的一個典范。
3、劉恒親嘗湯藥:漢文帝,姓劉名恒。親生母親薄太后,文帝侍奉供養(yǎng)她一點也不懈怠。薄太后患病三年,文帝在親理朝政后,常在床前陪伴她,沒有合上眼睫毛,沒有解下衣帶睡覺。薄太后所吃的藥,恐怕藥味不適合,文帝都要親自嘗過以后,再讓母親吃。他愛人和孝順的美德天下聞名。
4、陸績懷橘:三國時,吳國天文、歷史學家陸績,在6歲時去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來招待他?申懣冸m小卻不貪吃,而是懷揣了三個橘子。當他要辭謝回家時,橘子掉了出來,袁術有些奇怪地問他:“你來做客,怎么還把橘子拿走呢?”陸績說:“我想把它帶回去給母親吃。”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卻如此孝敬父母,深為贊嘆。
【名言警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知識拓展】
認識名人——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西魏八柱國之一太保李弼曾孫,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后殺瓦崗寨舊主翟讓,引發(fā)內部不穩(wěn),后被隋軍屢敗,被越王楊侗招撫,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于熊耳山。
高考作文句子
1.諒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風,能消融凝結在人們心中的堅冰;諒解是一束溫暖的陽光,能驅散積聚在人們心頭的陰云;諒解是一場綿綿的春雨,能洗滌飄落在人們心頭的塵埃;諒解是一陣柔和的清風,能熄滅堆積在人們心中的怒火;諒解是一滴晶瑩的甘露,能滋潤人們心中干涸的土地。
2.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氣息;每一棵嫩葉上,都有春天的芬芳;每一棵綠樹上,都有森林的蒼翠;每一滴露珠上,都有太陽的光輝。所以詩人才說:“一株三葉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廣闊的草原。”
3.我向往一種生活狀態(tài),叫做——安詳,安詳就像夕陽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我也憧憬另一種生活狀態(tài),叫做——拼搏,拼搏就像暴風雨中的海燕,任雷鳴電閃。我也憧憬另一種生活狀態(tài),叫做——緊張,緊張就像夜色里趕路的人,任月出月落。我也憧憬另一種生活狀態(tài),叫做——奮進,奮進就像海上行駛的帆船,任浪打風吹。
4.如果你是大海,何必在乎別人把你說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巒,何必在乎別人把你當作平地。如果你是春色,何必為一朵花的凋零嘆息。如果你是種子,何必為還沒有結出果實著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靜靜微笑,沉默不語。
5.迎接它(梅花)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北風;伴隨它成長的不是溫暖的春天,而是寒冷的冬天。滋潤它成長的不是晶瑩的甘露,而是肅殺的嚴霜。襯托它美姿的不是濃濃的綠意,而是寒徹的白雪;▔坷,它不開;冰天雪地里,它怒放;寒風霜氣中,它綻開。陽春三月,不見它的蹤影;寒冬臘月,它迸發(fā)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6.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沒有生氣;沒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沒有光明;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宮,沒有方向。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喚。你慵懶時,它呼喚你勤奮;你昏睡時,它呼喚你清醒;你高傲時,它呼喚你謙恭;你莽撞時,它呼喚你謹慎;你跌倒時,它呼喚你站起。
7.在人生短暫而漫長的路途中,給你快樂的也許是你的朋友,讓你美麗的也許是你的追求,令你充實的也許是你的事業(yè),但是,使你溫暖的必定是你的母親。她用她的身體為你阻擋著寒氣襲人的風霜,更用她的愛心為你消除了成長中的煩惱,用她的智慧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母親永遠是你的燦爛陽光。
8.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對人類有特殊貢獻的人,幾乎都是愛讀書的人。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9.我們贊美大海的浩瀚,是否會想到江河奔流中的坎坷與執(zhí)著?我們贊美高山的雄偉,是否會想到土石積淀中的漫長與沉默?我們贊美景色的秀美,是否會想到萬物生長中的艱辛與蓬勃。
10.也許你無法擁有深邃的藍天,但是你可以做飄逸的白云;也許你無法擁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許你無法擁有遼闊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執(zhí)著的綠洲。只要你滿懷信心,你就會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作文句子
1.大作曲家貝多芬由于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是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貝多芬發(fā)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命運的頑強搏斗中,在樂曲創(chuàng)作事業(yè)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
2.著名作家高爾基從小就飽嘗人間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棄一刻時間去看書,還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學寫作,終于成為著名的作家。
3.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因家境貧困,從小就替父親擔起全家的生活重任。但一有空,就借幾本數(shù)學書來看,他用5年時間自學了高中三年和大學初年級的全部數(shù)學課程。18歲那年染上了傷寒病,為此,家里的東西全部當光,而病情不見好轉。幸好有家人的精心照顧,總算保住了生命,但卻成了終身殘疾。后來在原就學的中學老師的關懷下,到這所中學里當勤雜工。他一有空就借書看,傷殘的左腿時常疼痛得鉆心,他仍一心在數(shù)學王國的海洋里劈波斬浪,將身軀的疼痛、生活的艱辛和世道的不公統(tǒng)統(tǒng)拋在腦后……
4.莎士比亞,為了謀生,為了追求他所熱愛的戲劇事業(yè),獨自一個人來到倫敦闖天下,初到倫敦時,他舉目無親,人地兩生,到處碰壁。后來總算進入了一家印刷廠做工。在剩余時間,他不顧一天的勞累,每天到倫敦各戲院去尋找工作,后來也如愿以償。他認為:環(huán)境越惡劣,越能錘煉人的意志和聰明才干。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中,他都一如既往地追求自己的事業(yè),最終獲得了輝煌的成功,登上了“戲劇大師”的寶座。
5.被稱為東方鴻儒的季羨林,他回憶自己的童年時說:“眼前沒有紅,沒有綠,是一片灰黃。當自己長到四五歲的時候,對門的寧大嬸和寧大姑,每到夏秋收割莊稼的時候,總帶我出去很遠的地方,到別人割過莊稼的地里去拾麥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揀到一小籃麥穗或者谷穗。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麥穗比較多,母親把麥粒磨成粉,做了一鍋面餅子,我大概吃出味道來,吃完了飯以后,我又偷吃了一塊,讓母親看見了,她趕著要打我。我當時赤條條渾身一絲不掛,就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親沒有辦法來捉我,我就在水中把白面餅吃光”他又說,“現(xiàn)在寫這些還有什么意思!但它使我終身受用。有時能激勵我前進,有時能鼓舞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對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對吃喝不計較,難道同我小時候的這一些經歷沒有關系嗎?”接著他又說:“我看到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那樣溺愛子女,也頗不以為然,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花朵當然要愛護,但愛護要得法,否則,無異于是坑害子女”。
6.德國音樂大師巴赫,他9歲時就失去了母親,第2年又失去了父親,成了一個孤兒。為了學習音樂,十幾歲的孩子,沒有旅費,一個人步行400多公里到漢堡去拜師求藝,為了學習名家名曲,想借他哥哥的曲譜,可他哥哥執(zhí)意不同意,他偷偷抄曲譜,一抄就是半年。他哥哥不支持他學音樂,可他對音樂情有獨鐘,矢志不渝,含辛茹苦,勤奮追求,終于獲得成功。所以,有人說他是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
高考作文古詩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1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遭中》)
1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12.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13.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jù)岸愚懦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美句:
它最長又最短,最慢又最快,既可擴展到億萬年無窮大,又能分割為分分妙妙無窮小,它對人類最公正而又最偏私,最慷慨而又最吝嗇;它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你珍惜它,它就對你慷慨;你忽視它,它就對你吝嗇,甚至懲罰你,讓你后悔終生。因此,它的價值最為平凡而又最為寶貴。它是什么?它就是時間!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圣賢為它謳歌,為它贊嘆!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哲人的感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如雪。”這是詩人的高歌!罢湎r間等于延長壽命,鐘情于時間的人,時間對他也最鐘愛!边@是偉大的教誨。
時間就是力量。這也是為無數(shù)實踐證明的真諦。優(yōu)秀共青團員張海迪,在不長的時間里就掌握了日語、英語、世界語等幾門外語,完成了《海邊診所》的翻譯。一個身體的三分之二都失去知覺的高位截癱患者,一個殘疾者的生命為何能釋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煥發(fā)出如此奪目的異彩原因之一不是由于她抓緊了分分秒秒的富貴時光,增中了生命的活力嗎
光陰荏苒,時不我待,“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讓我們從眼下開始,惜時如金,勤奮科學地登攀,事業(yè)的帆船就會勇往直前,抵達成功的彼岸。
經典事例:“一天變三天”與“一生才三天”:
俄國著名地質、地理學家奧勃魯契夫把每個工作日分成“三天”。第一天是從早晨到下午兩點,他認為這是最寶貴的時間,用來安排重要的工作。第二天是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六點,在這段時間里他認為做較輕松的工作為宜。如寫書評或各種筆記等。第三天是從晚上六點到夜里十二點,用來參加會議、看書。他說,這是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延長了。
美國夏威夷島上學生們上課時,總是先背誦一段祈禱詞:一個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過去永不復返。今天已經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會過去。明天就要到來,也會消逝。抓緊時間吧,一生只有三天。
關于時間的名言:
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時間!獝鄣仙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歲月成蹉跎。——文嘉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璧
昨日只是今日的回憶,而明日只是今天的夢想!o伯倫
愿你們每天都過著愉快的生活,不要等日子過去了才找出它們的可愛之處,也不要把所有特別含義的話放到未來。——居里夫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里w
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的。——魯迅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斞
誰虛度年華,青春就會褪色,生命就會拋棄他們。——雨果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祆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xiàn)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席勒
最嚴重的浪費就是時間的浪費!挤
勵志句子
1、身著白衣,心有錦緞。(林清玄)
這句話適用范圍非常廣,只要是謳歌某種事物或者人物,都可以用。比如,謳歌老師、醫(yī)生、榜樣、英雄等等,都能用這句話?梢赃@么用:“有的人身著白衣,心有錦緞+具體要寫人的!北热纾幐枥蠋,就是:““有的人身著白衣,心有錦緞。他們在七尺講臺,如蠟燭一般,不斷傳承著千百年來的薪火!
2、我的心、手都忙,顧不上瑣碎的惡意。(黃永玉)
適用于“大度(不計較)”“忙碌”“豁達”等作文主題,小眾而又好用。比如,寫“不計較是一種智慧”時,可以這么用:“國畫大師黃永玉灑脫不羈,經常干出一些不合世俗的事情,有人對此憤恨不已,不斷在網上詆毀大師。黃永玉知道后,付之一笑。旁人問為何不計較,大師說,我的心、手都忙,顧不上瑣碎的惡意!
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這句話類似于“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但更小眾。寫“奉獻”“共享”等主題時,都可以用。我一般這么用:“分享不僅讓人受益,也讓自己有所得,正如古人所言,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4、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胡適)
這句話的意思是:成功不必在我,但我為之付出的努力,肯定不會白搭,而會產生作用。我很喜歡這句話,寫作文一般會這么用:“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須知你向前的每一步,都有價值和意義,因為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5、怕什么真理無窮,得一寸便有進一寸的歡喜。(胡適)
我經常用這句話來自勉,寫作文一般這么用:“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羅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生路上,需要一步步向前走,也不用怕真理無窮,得一寸便有進一寸的歡喜!
6、月下聽禪,旨趣益遠;月下說劍,肝膽益真;月下論詩,風致益幽;月下對美人,情意益篤。(張潮)
出自張潮的《幽夢影》,寫作文時,可以用于“環(huán)境影響”“高雅”等主題。可以這么用:“環(huán)境對人的心境,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古人說,月下聽禪,旨趣益遠;月下說劍,肝膽益真;月下論詩,風致益幽;月下對美人,情意益篤!
7、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此生耳。(張潮)
適用于“發(fā)現(xiàn)美”“詩意的生活”等主題。比如,寫“詩意的生活”時,可以這么用:“若能具備一雙心靈的慧眼,會發(fā)現(xiàn),尋常之中也有詩意,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時時有天籟之音,處處是如畫之景!
8、我不知我之前生,當春秋之季,曾一識西施否?當?shù)湮缰畷r,曾一看衛(wèi)玠否?當義熙之世,曾一醉淵明否?當天寶之代,曾一睹太真否?當元豐之朝,曾一晤東坡否?(張潮)
這句話典雅別致,我一直非常喜歡。比如,寫“遺憾”主題作文時,可以這么用:“我不知我之前生,當春秋之季,曾一識西施否?當?shù)湮缰畷r,曾一看衛(wèi)玠否?當義熙之世,曾一醉淵明否?當天寶之代,曾一睹太真否?當元豐之朝,曾一晤東坡否?若是,則雖死無憾矣;若否,則抱憾三生矣!”
讀書名人故事
(一):愛因斯坦從小讀書勵志
愛因斯坦后來的成功,與他從小就有的刻苦自學的習慣是分不開的。11歲時,他就讀完了一套通俗科學讀物,并對科學開始發(fā)生興趣。12歲時,他又自學了歐幾里得幾何。這兩件事,對他以后得發(fā)展道路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二):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中受到啟發(fā),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三):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后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jié)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yǎng)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四):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于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愿。后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于被他抄錄到手。
(五):張廣厚吃書
數(shù)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六):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七):宋濂
在中國元代時期有個叫宋濂的人,他熱愛讀書,由於家中貧寒,只得借書博覽,隨著書越讀越多,宋濂越覺得需要老師指點,於是他當?shù)粢路,千辛萬苦來到城中,考上學館,不料學官的脾氣古怪,宋濂歷經曲折,最后終於苦學成才。
(八):二桃殺三士
春秋時期,齊國有三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居功自傲,蠻不講理,相國晏嬰擔心他們會鬧事而影響國家安危,建議齊景公賜兩個桃子讓他們三人論功而食,結果他們有勇無謀,因爭吃桃子紛紛自殺身亡。
(九):董仲舒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后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鉆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十):“刺股懸梁”
戰(zhàn)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漢代的孫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發(fā)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十一):歐陽修家貧借書苦學
歐陽修先生(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令人贊嘆不已!
(十二):宋濂苦學成才
在中國元代時期有個叫宋濂(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人,他熱愛讀書,由于家中貧寒,只得借書博覽,隨著書越讀越多,宋濂越覺得需要老師指點,于是他當?shù)粢路,千辛萬苦來到城中,考上學館,不料學官的脾氣古怪,宋濂歷經曲折,最后終于苦學成才。
讀書古詩
一、 《讀書》
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二、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三、 《感皇恩·讀莊子聞朱晦庵即世》
宋代:辛棄疾
案上數(shù)編書,非莊即老。會說忘言始知道;萬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霽,青天好。
一壑一丘,輕衫短帽。白發(fā)多時故人少。子云何在,應有玄經遺草。江河流日夜,何時了。
四、《勸學》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五、 《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
宋代:陳師道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六、 《讀孟嘗君傳》
宋代:王安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七、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唐代:杜甫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八、 《觀書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九、 《讀山海經·其一》
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十、 《勸學詩》
宋代: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十一、 《讀韓杜集》
唐代:杜牧
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
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xù)弦膠。
十二、 《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十三、 《菩薩蠻·送曹君之莊所》
宋代:辛棄疾
人間歲月堂堂去,勸君快上青云路。圣處一燈傳,工夫螢雪邊。
麴生風味惡,辜負西窗約。沙岸片帆開,寄書無雁來。
十四、 《觀書有感·其一》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十五、《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十六、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十七、 《勸學詩/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十八、 《讀陸放翁集》
近現(xiàn)代:梁啟超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十九、 《柏學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二十、 《讀書有所見作》
清代: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二十一、 《南園十三首·其六》
唐代:李賀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二十二、 《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高考的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高考素材作文07-22
高考經典作文素材07-22
高考作文的素材08-21
高考英語作文素材01-17
高考作文的素材06-08
高考熱點作文素材05-25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02-03
高考熱點作文素材03-06
高考熱點作文素材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