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jīng)典素材作文:打開窗子,讓陽光進來
經(jīng)典素材作文:打開窗子,讓陽光進來
河北 李蘭所
【主題呈現(xiàn)】
一次,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到美國前教育部長威廉·貝特家采訪,發(fā)現(xiàn)她家的別墅很豪華、很氣派,心想,能住這么好的房子,她家的鄰居,一定不是達官就是顯貴。
采訪結束后,崔永元問她的鄰居都是做什么的。部長笑著說: “左邊住的是水管工,右邊住的是超市營業(yè)員。他們的住房和我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左邊人家的下水管道從來沒有堵塞過,而我家的下水道卻常常堵塞;超市營業(yè)員下班后,可以順便從超市買些菜回來,而我下班后還要到超市買菜。他們雖然都是藍領,但收入與我不相上下,社會地位也很高!
崔永元疑惑地問: “你家下水管道堵塞了,不能隨時請左邊的鄰居修一修嗎?你是部長!”
部長驚訝地說: “這是絕對不可以的,不管你是教育部長還是總統(tǒng),必須排隊,這是規(guī)矩。我沒有任何特權指令他為我做什么。”部長言猶未盡,繼續(xù)說道: “他們都是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比我能干多了。有一天我從部長的位置下來了,還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崔永元一行從部長家出來時,正好看到部長的鄰居水管工駕駛奔馳小汽車回家。他從車上下來,看到部長送客人出門,很親切、自然地打招呼。
【解讀】
部長與水管工、超市營業(yè)員做鄰居,不僅不覺得降低了身份,反而備感榮幸。分工不同,不代表社會地位不同,這種平等和尊嚴,體現(xiàn)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不同的國家、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不斷從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收營養(yǎng),才能永葆活力。
【散金碎玉】
新西蘭:做個小偷也幸福
新西蘭有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對小偷很寬容。
如果家中遭遇竊賊,既不能追,更不能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竊賊溜之大吉,然后,再報警,找保險公司賠償。如果因為追打造成竊賊受傷,被偷者還要被追究法律責任,原告成被告,得不償失。
新西蘭的貧富差距非常小,不勞動者依靠政府的救濟和福利,也可以衣食無憂,但仍然存在硬要過富人生活的不寬裕者,或者因特殊境遇而無法接受接濟者。 (范文先生網(wǎng) www.gymyzhishaji.com) 這一少數(shù)群體,需要全社會的寬容,讓他們的生活有保障,生活得有尊嚴。而保障的方式,除了政府必要的重點救濟和資助外,也需要有相對寬容的政策。
寬容政策,相當于將社會財富進行再分配。被小偷偷走的東西就讓他拿去好了,被盜者的損失由保險公司賠付,相當于保險公司給小偷發(fā)救濟金。小偷受如此優(yōu)待,也會變得感恩。新西蘭的小偷不僅不傷人,如果偷了證件之類對他們毫無用處的東西還會寄還被盜者。
這樣,社會中的不安定因素就會降至最低。
【感悟】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大凡偷竊者生活都比較拮據(jù),只有衣食無憂,百姓才能自覺地注重禮節(jié)、崇尚禮儀。只有最大程度地消除貧窮,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才能保持社會安定,促進經(jīng)濟增長和社會進步。
日本:炫富讓人瞧不起
在日本, “富二代”是非常糟糕的代名詞,代表著這個人是啃老族,沒有任何能力,相當于廢物。
日本的家長經(jīng)常教育孩子:父母有錢,跟你們沒什么關系,一切都應該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而不是從他人身上索取。在日本,要繼承財產(chǎn),需要交納很高的財產(chǎn)繼承稅。
讓孩子不攀比、不炫耀是日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不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很難分辨出誰是富二代,誰是窮二代。學生們的吃、穿、用都有統(tǒng)一標準,很少有人搞特殊化。學生檔案上也沒有父母的職務和收入情況等記錄,至多寫公務人員、從商者或職員等。
學校會刻意打消孩子們的攀比心理,比如,考試不公布分數(shù),不排名次;運動會上,只要參加,人人都能領到一樣的獎牌。集體的進步勝過一切,如果有人試圖突出自我,一定會遭到大家的反對和鄙視。
【感悟】
我國的一些“富二代”之所以囂張,是因為他們認為父母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父母的錢就是自己的,因而具有優(yōu)越心理。與日本的富二代相比,可以看出這與教育不無關系。只有從小讓孩子養(yǎng)成不攀比,不搞特殊化,一切不靠父母,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獲得的人生態(tài)度,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我國的一些富二代炫富、囂張、不懂感恩的社會現(xiàn)狀。
美國:下臺總統(tǒng)當木匠
1980年,因政治、經(jīng)濟等改革失敗,特別是貿(mào)然下令特種部隊發(fā)起藍光行動,拯救在伊朗的美國人質(zhì)的慘敗,美國總統(tǒng)吉米·卡特的國民支持率急劇下滑,迫使他不得不黯然離開白宮。人們說他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差的總統(tǒng)。
有記者問卡特: “您離開白宮后會做什么?是否會著書、演說賺錢?”卡特回答:“絕對不會,我雖然離開了總統(tǒng)的位置,但換一個工作我會做得更好。”
記者又問: “您將換什么工作呢?”卡特笑著聳聳肩,沒有回答。
回到住所后,卡特找出保存多年的錛鑿斧鋸,揀起了年輕時熟練的木匠行當。每周有兩三天他會穿起工裝,系上木工圍裙,騎著三輪車到費城貧民區(qū)免費為居民修理門窗、家具。沒有人認出他是美國前總統(tǒng),只知道他叫詹姆斯,是房產(chǎn)局派來的。
轉(zhuǎn)眼兩年過去了,費城貧民區(qū)幾乎無人不知手藝高超的“詹姆斯”,稱贊他是美國最好的木匠。年底,貧民區(qū)的老百姓到房產(chǎn)局要求嘉獎詹姆斯,房產(chǎn)局的官員很奇怪,因為他們從沒向那里派過木匠。
知道真相后,媒體前來采訪,卡特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做總統(tǒng)我失去了民眾支持,但換一個工作我會做得更好,現(xiàn)在我是美國民眾支持率最高的木匠。”
【感悟】
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是件幸福的事,但并不容易。在工作、生活中難創(chuàng)佳績,失去信心時,不妨換個職位、換個思路,也許會做得更好。
德國:埋單卻因他人誤
德國多特蒙德的一家博物館內(nèi),珍藏著德國已故藝術家馬丁·基鵬貝爾格珍貴的藝術品——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黑盆。黑盆被固定在高約2.5米的木架上,盆里的白色物質(zhì)體現(xiàn)的是從屋頂?shù)温湎聛淼囊后w,整個作品的主題是“當屋頂開始滴漏時”。
然而,這個作品卻被一個名叫約翰娜的清潔工毀壞了。原來,約翰娜剛剛被博物館聘用,她在打掃展區(qū)衛(wèi)生時看到了被“弄臟”的黑盆,于是非常認真地用抹布將盆里的白色粉末擦掉了。
這件藝術品的保險金額是80萬歐元,也就是說,約翰娜一抹布擦掉了80萬歐元。媒體針對這件事情該由誰負責采訪了館長維騰格爾。維騰格爾扛下了責任,他聲明這筆費用將全部由博物館支付。至于對約翰娜的處置,維騰格爾的回答更讓人意外: “除了將打掃展區(qū)衛(wèi)生時的注意事項傳達給她之外,我們不會追究她的任何責任!
“為什么?”所有記者不解。“每個人看待藝術品的眼光不同。在清潔工約翰娜眼里,盆僅僅是需要打掃的一件物品。另外,失誤是由于我們內(nèi)部管理不當造成的,在聘用她時我們并沒有交代這些細節(jié)問題。所以,責任不在清潔工!本S騰格爾坦誠地回答。他的話,贏得了在場記者的熱烈掌聲。
【感悟】
確實,對于清潔工而言,有些東西只是“需要打掃”。所以,維騰格爾理解約翰娜的失誤,愿意為她的失誤埋單。勇于承擔責任,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西班牙:暗助對手真大家
多明戈和卡雷拉斯都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兩人同是西班牙人,但是因為政見不同,1984年,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成了敵人。
兩位歌唱家在世界上聲譽頗高,世界各地經(jīng)常邀請他們?nèi)パ莩,他們在每次演出的合同上都會聲明:只有在對方(jīng)]有收到邀請時,自己才會出場。
1987年,卡雷拉斯遇到一個更可怕的敵人:正當他的事業(yè)如日中天時,醫(yī)生檢查出他患了白血病。卡雷拉斯和病魔斗爭的經(jīng)歷是痛苦的,他必須接受多種方式的治療,還要接受骨髓移植和換血手術,每個月都要到美國接受治療。
在治療期間,卡雷拉斯不能參加演出,沒有收入,盡管他有一筆資產(chǎn),但出國所需的花費和治療費幾乎耗盡了他的積蓄。就在無法支付治療費用時,他發(fā)現(xiàn)馬德里新成立了一家名叫“赫摩斯”的基金會,這家基金會專門資助白血病患者。幸虧有了這家基金會的資助,卡雷拉斯才能夠繼續(xù)治療下去,最終戰(zhàn)勝病魔,重新回到舞臺。
卡雷拉斯的演唱再一次獲得巨大成功,他打算加入那家基金會。通過多方打聽,他得知這家基金會的創(chuàng)立者、最大的投資者竟然是多明戈。后來他又得知,多明戈建立這家基金會的最初目的,就是要資助自己治療。為了不讓他因為接受“敵人”的資助而自尊心受損,多明戈一直隱匿自己基金會主席的身份。
在一次對多明戈的采訪中,記者問他為何要創(chuàng)建赫摩斯基金會資助自己的“敵人”,多明戈的回答簡短而明確: “我無法容忍失去那樣優(yōu)美的聲音。”
【感悟】
紀伯倫曾說過,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唯寬可以容人,厚可以載物。心靜如水的寬容,已是難得;雪中送炭的寬容,更令人感動。
印度:動物的人間天堂
印度是印度的大教,約7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印度教供奉各種神,而種種神祗,都是以動物為象征的:大象是幸運神,蛇是創(chuàng)造神,孔雀是愛情神,而牛是最吉祥的崇拜神。印度是宗教國家,人們對動物,或尊敬有加,或平等相處,再加上較少工業(yè)化污染,自然環(huán)境和諧,也使得各種對人類無害的動物,在人群稠密的地方亦能各得其所,無憂無慮地生活。
許多人家在用餐后,往往不忘留一份食物給;蛘吖返葎游。據(jù)說,如果路邊的動物吃了某家的食物,就會給這家人帶來好運。一些居民還在自家門口設計了水龍頭和小水池,專門為動物提供飲水。
即使像德里這樣的大城市,在綠樹掩映交通擁擠的街道上,與現(xiàn)代化汽車齊頭并進的,除了摩托車、機動三輪車、自行車和行人,還有悠然自得的牛,歡蹦亂跳的狗,抓耳撓腮的猴子,安步徐行的大象,豬啊羊啊,甚至駱駝也不少見。鳥兒在地上安閑地漫步,游人手中的食物可以隨意喂進小松鼠的嘴巴里。在這里,各種動物與人和睦相處,不但絲毫沒有被打擾的驚恐,倒更像是城市的真正主人。
印度的牛真“牛”,它們甚至可以趴在馬路中央,而行駛車輛必須讓路!誰要是趕它走,就是對神不敬!印度的警察,對人的行為很警覺,卻不在乎牛、猴子等動物的散漫無禮。
印度人之所以不吃動物,甚至被動物“欺負”,是因為他們有“轉(zhuǎn)生輪回”的思想,認為人和動物是平等的。他們認為不殺生,不吃肉會減少罪孽,來世可以轉(zhuǎn)生到更好的家庭,有更高貴的種姓。
【感悟】
人類不能獨自生存在地球上,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不管是否應該把動物敬為神祗,但這種親近自然的文化,是一種維護自然環(huán)境的文明。我們應該改變認識,提高國民素質(zhì),這樣才能真正構建和諧社會。
【經(jīng)典素材作文:打開窗子,讓陽光進來】相關文章:
窗子與鏡子作文12-17
擦亮你的窗子作文08-15
走過溫情的窗子作文05-05
擦亮你的窗子12-11
關于窗子的想象作文1000字08-15
打開優(yōu)秀作文04-14
關于打開的作文04-19
打開優(yōu)秀作文03-03
把心兒打開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