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7中考滿分作文原生態(tài)佳作
點評人:潛山中學高級教師 葛滿玲
(一)我們的心近了
經(jīng)常徜徉于書山文海中,歷覽前賢,學習他們的愛國之情。在學習中,我們的心近了。
——題記
屈原憤而沉江
汨羅江邊,一個雙目憤怒而又無可奈何的老年人邁著堅定的步伐緩緩走來。他是什么人?他要干什么事?他是楚國大夫屈原,不是本應與楚國君臣過著燈紅酒綠般安逸生活嗎?形容怎會如此枯槁?原來他厭倦了官場,看清了世俗;他早已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憤怒,做《離騷》,賦《楚辭》,發(fā)《天問》,痛斥楚國君臣等封建黑暗勢力;他看到了楚國亡國的命運,可自己卻不為楚王所信,高呼“舉世混濁我獨清”。他對楚王徹底失望了,終于邁出了讓人震驚的一步——懷石沉江!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他的詩因愛國而不朽。我開始欣賞他的心,不知不覺中,我的心里種下了愛國的種子。
杜甫心憂天下
落敗的長安街上,一個失魂落魄的中年人緩緩走過。他痛心,他在悲痛地吟唱著“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他又在傷心地闡述著“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他也在悲傷地高呼“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他同情勞動人民,留下了“憶昔開元全盛日,公私倉廩俱豐實”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歷史變遷的痕跡;“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愿望更是伴著他走過余生。
他是詩圣杜甫,他心憂天下,為國為民。我讀他的詩,接觸了他的心,我心中的愛國種子發(fā)了芽,開了花。
毛澤東澤潤東方
新中國的成立與毛澤東的書生意氣息息相關。青年時,他自信地高呼“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抗戰(zhàn)前夕,他更加自信,唱出“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漫長的革命歲月里,他不光是指點江山,更是問天下之命運——“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一代偉人毛澤東那一篇篇氣吞山河的詩詞,像爆發(fā)的火山一樣紅光沖天,像奔流的巨瀑一樣浪花飛濺。讀他的詩詞,我豪情萬丈,有了沖天的革命斗志。
我欣賞屈原的心,接觸杜甫的心,領會毛澤東的心,他們都有一顆火熱的愛國之心。不知不覺中,我心中的愛國種子業(yè)已發(fā)芽開花并結出碩果。
我們的心近了!
我們的心融合在一起了!
【點評】我們的心為什么近了?小考生在“題記”中明確地告訴了我們(前賢們的愛國之情讓我們的心近了),起筆不凡,一下子吸引了閱卷老師。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作者回放了屈原、杜甫、毛澤東人格中最精華的部分,并旁征博引地說明:在他們的心中,愛國熱忱占據(jù)了首要席位。最難能可貴的是,小考生用兩條清晰的線索駕馭了全文:一是前賢們愛國之情的具體表現(xiàn),二是“我心中由種下愛國種子到愛國之情發(fā)芽開花并結出碩果”的過程。結尾處深化了主題:我們的愛國之心不僅近了,而且融合在一起了。文章注重過渡照應,段與段之間連接緊密。語言簡練,厚重又不乏文采,確實是一篇上乘之作。
(二)我們的心近了
凝眸遠處的山,傾聽潺潺的水,走到高大挺拔的松樹下,我們的心近了。我的心與山,與水,與松相連。
山
山,你雄偉挺拔,傲然屹立。
多少人,在你的腳下臣服,仰望你,使他們望而生畏,這些人,你對他們搖頭;又有多少人,不畏艱難,勇于挑戰(zhàn),征服了你,這些人,你為他們自豪。
我來到你的身旁,感受到一股力量,催我奮發(fā)。于是,我開始踏上征服你的路途。你陡峭崎嶇、荊棘密布,我不怕,我有一顆不敗的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我登上了山頂,體會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閉上眼,我感受到我們的心一起跳動。我與山的心近了:我感受到了山的穩(wěn)重與巍峨,山也在為我的不屈與勇敢叫好。
水
水,柔。
你的柔情,多少人為你傾倒。
靜謐的夜晚,漫步林間,皎潔的月光鋪滿大地,水像一條銀帶。此刻感悟“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讓人感受到美好。
水,猛。
我站在黃河岸邊,吟著“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你咆哮著,氣吞大地;你沖擊著兩岸的沙石,讓我感受到了壯闊。
我們的心近了:我感受到了水的柔美與洶涌,水也告誡我要經(jīng)得起風浪的考驗!
松
松,你不屈不撓,無所畏懼。
當秋風卷走最后一片黃葉,樹林只剩下一棵棵光禿禿的枝杈,而你卻依然茂盛,綻放著青春的光彩。你不畏風霜雨雪的折磨!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贝笱嫒欢,樹木被壓折了,你不屈不撓,如剛強的士兵,筆直挺拔。
我們的心近了:你傲視著嚴寒,用自己挺直的脊梁向我訴說著——人生要永不言敗!
我靜靜地坐在考場上,望著遠山,用心傾聽著流水,欣賞著青松,我的心與他們更近了。我知道:我會成功的!
【點評】小考生巧妙地采用擬人手法,化虛為實并托物言志,“我要有征服高山的勇氣,要經(jīng)得起風浪的考驗,要像松一樣傲視嚴寒,永不言敗”,有創(chuàng)意地詮釋了“我們的心近了”這一文題,讓閱卷老師的眼睛一亮。本文情感化的敘寫,使內(nèi)容具有真實感和感染力;結構明晰,結尾處看似輕輕一筆“我知道:我會成功的!”,但意蘊頗豐,耐人尋味。
(三)我們的心近了
掬一束清涼的月光,捧一把芬芳的泥土,擷一片火紅的楓葉,茫茫書海中,我追尋著一種美麗。漸漸地,我與文學的心近了。
——題記
心靈孤寂
我是一個喜歡清靜的女孩,那些到一塊就喜歡嘰嘰喳喳、評頭論足的女生常常用吵鬧的語言打亂我平靜的思緒。漸漸的,我遠離了喧鬧的女孩堆,我覺得我們似乎不是一個世界的,她們在一起比吃比穿比誰更美麗的話語使我有些不暢。于是我悄悄地來到湖邊,夕陽下的湖面蕩起的層層漣漪,就像我心中滋長的少年愁。夕陽下湖光山色的美景不能讓我釋懷,我的心寂寞了,我拷問著自己:你到底需要什么呢?
走近文學
在一個清涼的午后,我與文學邂逅了。
它似乎是我久別的朋友,讓我找到了共鳴。于是,我開始靠近它,渴望了解它。一有空閑,我就拿來一本文學讀物,如饑似渴地拜讀著。在這里,我找到了讓自己心靈飛舞的異度空間。漸漸的,我也拿起手中的筆,寫心中的冷月清秋,寫時代的鶯歌燕舞。那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思的箏音讓我文思泉涌,我欣喜地感到我的心與文學近了。
吾將上下而求索
時光彈指一揮,如白駒過隙。
我的心與文學真的近了,它為我打開了信念之窗,智慧之門。在文學的殿堂里,我可以朝謁曹子建,暮訪李太白;我悲白娘子永壓雷峰塔,嘆孟姜女尋夫哭長城;我揚鞭策馬駝鈴古道,玉扇踟躕杏花江南。文學之光在我心中閃耀。
我與文學大師牽手。我可以讓朱自清帶我去尋找那七十年前清華園的舊跡,我可以讓余秋雨領我去尋找那敦煌的奧秘;我可以讓三毛帶我穿過西班牙和德意志,迎著撒哈拉的熱風去聆聽那羊群悲慘的鳴叫;我可以讓張愛玲點燃一柱沉香,在香煙繚繞中回到那個人力車穿行旗袍裹身的舊上海-------文學開啟了我思想的大門,我的心與它偎依了。
文學,像那雨后的甘露,滋潤著我的心田;文學,像那三九的陽光,溫暖著我的心靈。文學,是我誠摯的朋友,在我孤寂失落時給我慰藉。我與文學的心近了,近了!前方的路上,有它與我為伴,我快樂,我無悔!
(本文在語言、小標題上都做了大量修改,原文得49分的原因是構思上有特色?紙鲎魑脑诮忸}準確的前提下只要有一處能吸引老師就能得高分)
【評分依據(jù)】拿到作文,首先要反復讀題,在構思上下功夫。我們的心是如何一步步靠近的?我們的心近了后,我有哪些收獲?小考生解題到位,不僅寫出了自己一步步走近文學的過程,而且用大量的文學名人和其文學作品為例,寫出了自己走近文學的收獲,字里行間洋溢著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讀罷此文,一個有個性,有追求的青春少年形象躍然紙上。
(四) 我們的心近了
從小,我就有許許多多的理想和夢想;長大后,追求理想和夢想的愿望更是迫切。我渴望和名人交游,渴望與自然傾心,渴望跟朋友拉近彼此的距離。我們的心一天天地近了,一個熱愛學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陽光少年也快樂地成長起來了。
孔子是我的老師,《論語》字字珍言,教導我學、思和做人之道。在我學習上遇到困難而無法向別人啟齒時,夫子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給我指明了做法,讓我獲得了新知;在我挑燈夜戰(zhàn)不見成效時,夫子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懂得了思和學的辨證關系;在別人誤解我使我生氣發(fā)怒時,夫子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讓我豁然開朗,使我能夠正視別人的言行,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總之,夫子的教導使我獲益匪淺。漸漸的,我覺得自己開始擁有了夫子那樣的思想深度,甚至還能提出自己對世間萬物的看法,我覺得我與夫子的心近了。
我喜歡在空閑獨自一人拿著釣竿、椅子、魚餌,在那楊柳樹蔭下、魚塘邊垂釣,欣賞自然的風光。這時,微風在水面吹過,泛起了層層漣漪,在日光的照耀下,煞有“盛光凌人”的感覺;抬頭望望天空,悠悠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呀飄,是那么地愜意、迷人,那是仙女撒下的花瓣吧?那陽光如同宙斯王冠上的寶石射出的萬丈光芒,刺得人只有瞇著眼看他,這大概是王權的威力吧?再眺望遠處的群峰,宛如翠綠的屏障,又像剛出籠的饅頭,更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之情。我陶醉在這幅山水畫中------“快快,魚兒上鉤了,怎么還不拉上來?”弟弟一邊嚷著一邊向我這邊跑來。呀,原來我只顧欣賞風景,忘了自己的目的——釣魚啦!我發(fā)現(xiàn)我的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
人生不能沒有朋友,更不能沒有諍友!“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敝锌记,我與好友小明比學趕幫,共同進步。當我被大量的習題壓得喘不過氣來時,小明耐心地對我說:“后階段,我們不能做難題、怪題、偏題,要有選擇地去做。最近我把各科錯題登記本上的題目認真地復習了一遍,這樣對癥下藥,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你不妨也試試!” 對呀,時間緊急,把自己沒弄懂的知識點、容易錯的題目拿出來重新學習,效果肯定好。于是我“溫故而知新”,把自己從大量的書山題海中解放出來了。中考,把我和小明的心一步步地拉近了。
我們的心近了,所以我的思想一天天成熟起來;我們的心近了,所以我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好中;我們的心近了,所以我珍惜友誼,更加感謝生活、熱愛生活!
【點評】大多數(shù)考生都把文題中的“我們”解讀為自己與父母、與老師、與同學,本文作者對“我們”一詞進行了發(fā)散——我與歷史名人、與自然、與朋友,因此內(nèi)容較豐富,增強了可讀性。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思路明晰,一目了然。學以致用,小考生將《論語》中的名句信手拈來,就是在寫自己與朋友的心近了部分也巧妙地引用《論語》中的名言,故意與前文照應,足見小考生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仍不忘寫作技巧,悟到了奪取考場作文高分之章法!
【中考滿分作文原生態(tài)佳作】相關文章:
中考佳作作文04-04
滿分佳作:遠去的聲音07-10
告別如虹中考作文佳作08-24
滿分中考作文11-03
中考滿分的作文12-27
中考滿分作文:比08-28
中考滿分作文:讓08-28
中考滿分語文作文04-01
中考的滿分作文04-20
風景的滿分中考作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