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1
磁鐵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說是既熟悉又不熟悉。熟悉是因為它是同學們課余的一種玩具。不熟悉是學生平時只是利用它玩,當然,玩的同時也有了一些認識,如:它能吸鐵釘、文具盒;如果把鐵釘放在桌子上,磁鐵放在桌子下,可以通過磁鐵來控制鐵釘。了解了這些后,我設計了本課時的教學,F(xiàn)在回頭想想,這節(jié)課好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一、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考慮到三年級的學生特別要注重培養(yǎng)學習興趣。我首先通過一個游戲調動他們的好奇心,再拿出他們平時玩的磁鐵問他們想不想玩?如果你有一塊磁鐵你會怎樣玩?從而達到引導學生自己提出想探究的問題,即本課要體現(xiàn)的科學概念上,而且整節(jié)課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xiàn)“實驗”二字,由“游戲”貫穿始終,讓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習。
二、給學生充分的信任,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收集事實、整理事實,并用自己的話去描述事實。
1、收集事實。首先讓學生自己說用一塊磁鐵可以怎樣玩游戲,并讓學生觀察提供的材料,尤其是幾種金屬,為后面的整理作鋪墊。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或兩種玩法放手去玩,同時將游戲結果記錄下來。
2、整理事實。同學們填寫完記錄單后,小組成員之間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整理。如第一種玩法后,學生們將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分開放,發(fā)現(xiàn)被磁鐵吸引的都是鐵質的',不能被磁鐵吸引的都不是鐵質的,得出磁鐵能吸引鐵質物體這一事實;而再第二種玩法結束后,學生通過將游戲后磁鐵隔著物體吸引的物體進行整理,得出隔著一些薄的物體能吸鐵質的物體,而隔著厚的物體不能吸鐵的事實。
不足之處主要有兩點。一是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草草收場。二是對課堂的靈活處理不夠。如學生最初匯報想把物體放在水中,再用磁鐵吸時,應給予肯定,并允許他們也玩一玩;而當有一個小組發(fā)現(xiàn)隔著薄的物體能吸鐵隔著厚的物體不行時,我只是急于引出磁鐵隔著物體能吸鐵這一概念,而跳過了同學們的這一精彩發(fā)現(xiàn),導致其他小組即使有其他的發(fā)現(xiàn)也沒機會說,如果當時我能給予充分的肯定并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再追問其他小組有沒有別的發(fā)現(xiàn),我想同學們的其他發(fā)現(xiàn)就會一一展示出來,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會越來越多,同學們的思考也會越來越多,他們獨立探究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2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探究對象
教學開始,傅老師創(chuàng)設了“表演小魔術”這樣一個情境:高大的松樹上結滿了松果,小松鼠想吃到上面的松果,我們能幫它實現(xiàn)嗎?當學生看到老師演示小松鼠順利爬上樹頂時,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在下面喊起來“后面有磁鐵”。在科學探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問題及探究動機的形成。要形成問題和探究的動機就必須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來導入教學。情境導入是教學的開始,也是教學成功的基礎與前提。小魔術是孩子最喜歡看的一種節(jié)目,為什么小松鼠能爬上樹頂?這樣就產生了小魔術的效果。它激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順利地引出了本堂課的研究對象——磁鐵。
二、合理預測,適時引導
預測與假設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展開自行探究活動的核心。正如牛頓所說:沒有大膽的設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xiàn)。當學生提出自己的預測與假設后,就為問題的解決搭起了從未知到已知的橋梁。在“磁鐵能吸引什么物體”這個探究活動前老師先讓學生進行大膽猜測:回形針、鐵釘、彈簧、泡沫塊、鋁片、銅絲、木片、紙片、布、玻璃珠、小石塊、塑料片、橡皮筋等這些物體哪些能被磁鐵吸引,哪些不能被磁鐵吸引?為什么你會這么認為?當學生作出合理預測后,也就迎來了課堂的第二個高潮:如何驗證我們的預測?在有預測的'前提下,學生對后面的驗證更加的較真,都非常想獲知最后的答案,到底哪些物體能被磁鐵吸引。在這樣的驅動力下進行的驗證試驗,比直接進行試驗,印象會深刻的多,對知識的獲取幫助更大。
三、指導到位,重習慣養(yǎng)成
本課的每一個探究活動前,老師都能引導學生對實驗方法和實驗要求進行全面的了解,明確實驗要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實驗后要做什么,這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講非常重要。因為三年級的孩子剛涉及科學實驗,對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實驗的操作都還處于較低水平,這些都需要老師適時的引導。當孩子們了解了實驗方法及要求后,他們的實驗才能有序、高效,慢慢地學生的實驗習慣才能養(yǎng)成,操作水平才能提高。此外,傅老師在實驗匯報環(huán)節(jié)也特別注重對學生的語言引導。當學生匯報時,老師總是引導學生完整地匯報“我們小組……”既然是小組合作,那么實驗匯報就應該體現(xiàn)是小組的意見、建議或結論,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這節(jié)課的結構緊湊,學生動手機會多,思維被充分調動,是一節(jié)很成功的科學課。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3
非常感謝大家給我機會參與評課,對于年輕教師來說真的深感榮幸,如果有哪里不恰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們給予指正。同時也感謝曾老師為我們帶來一節(jié)精彩的課。聽了這堂課,我感受頗多,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導入生動,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曾老師以釣魚游戲引入新課,既貼近學生生活,又緊扣磁鐵主題,學生的注意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為下面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二、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
整堂課我把它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1探究磁鐵能吸引什么物體;2利用磁鐵辨別哪些物體是鐵制品;3探究磁鐵能否隔著物體吸鐵;4利用磁鐵巧取水中物體。四個環(huán)節(jié)中1、3環(huán)節(jié)屬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實驗,2、4環(huán)節(jié)分別是1、3環(huán)節(jié)的延伸應用。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課堂行云流水,銜接自然。
三、重視實驗操作,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以探究為核心的課堂理念
曾老師在這次教學中安排了兩次小組活動。在第一個小組實驗中,介紹材料-領取材料-進行預測-實驗探究-匯報結果每個實驗過程的步驟要求都很明確。在科學探究中,預測很容易被學生忽視,這堂課曾老師就很注重引導孩子用正確的預測方法,并鼓勵孩子大膽說出預測理由,體現(xiàn)出老師在科學方法上的指導。整個活動曾老師十分關注每個學生,例如在提問中一直強調讓沒有回答過的學生回答,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四、玩與學兩不誤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剛剛接觸科學課,科學概念本身就很少。曾老師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學生們一個個像得到許多玩具那樣,認真仔細的觀察和研究起來。學生在這種開放式教學中學習,既能玩又能學。
總體上,作為三年級的一節(jié)探究課,本節(jié)課的設計上結構簡單,目標明確,學生玩的開心,學的輕松。
最后我有個小小的建議:
科學課是以學生的小組活動為基礎,老師可以采取多樣性的評價方式。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4
一、教學成功之處:
1、善用材料,調控課堂節(jié)奏。
材料在科學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整堂課我都很注重用材料來調控課堂節(jié)奏。如在材料的準備上我有意地給每一小組提供了鐵釘、回形針等十種典型的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既達到了種類多、易比較的要求,還準確了從一角到一元的`新舊硬幣。又讓學生體會到科學其實就在身邊;在下發(fā)材料前,先講清實驗的要求和注意點,避免出現(xiàn)實驗操作的錯誤與失。辉趨R報交流時,先要求學生把材料整理好,勿讓材料影響交流的有效性,使學生養(yǎng)成專心傾聽的科學學習習慣。
2、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探究問題
由于學生平時都玩過磁鐵,對磁鐵都比較熟悉,特別是磁鐵能吸鐵一類物體的本領。只不過他們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現(xiàn)象,沒有向更深層次研究。所以在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后,我嘗試著引導學生在簡單了解了幾種常見磁鐵的形狀及名稱后,給每一小組提供了鐵釘、回形針等十種典型的實驗材料和一塊條形磁鐵,把寶貴的時間移到“動手玩磁鐵”中去,盡可能地提供玩的時間和空間。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的生硬”我知道這是在每一個實驗之后,語言的過渡還欠缺。
2、在檢驗硬幣實驗中,沒有做小結,哪些硬幣是鐵材料做的哪些不是鐵材料做的。會對學生造成疑惑。
雖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總會有瑕疵,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更好,讓我們的學生有更多的受益!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5
磁鐵是同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大多數同學玩過磁鐵,對磁鐵已經有一定的了解!按盆F有磁性”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激趣導入,交流“我知道的磁鐵”,從引導到“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的討論和觀察活動中,進而協(xié)助同學建立起對磁鐵有磁性這一最基本的性質的認識。然后通過交流在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生的問題,引發(fā)出后續(xù)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逐步加深和擴大同學對磁鐵的認識,并最終指向綜合運用?v觀這堂課的教學,讓人有喜也有憂,為能更好地小懲大誡,現(xiàn)反思如下:
教學開始,我創(chuàng)設了“扮演小魔術”這樣一個情景:在一只乒乓球內藏入幾根小鐵絲后重新粘合,并在手中放入磁鐵。當我將乒乓球放在手上時,乒乓球就牢牢地“粘”在了上面。當同學看到這里時,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有的已在下面喊起來了。在科學探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問題和探究動機的形成。要形成問題和探究的動機就必需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來導入教學。情境導入是教學的開始,也是教學勝利的基礎與前提。小魔術是小朋友最喜歡看的一種節(jié)目,“乒乓球怎么會粘在老師的手上”正是小魔術發(fā)生的效果。它激起了同學的濃厚興趣,順利地引出了本堂課的研究對象──磁鐵。
資料在科學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整堂課我都很注重用資料來調控課堂節(jié)奏。如在資料的準備上我準備了課本66頁上的鐵釘、回形針等十多種典型的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先讓同學預測其中的那些物品能被磁鐵所吸引,那些不能被磁鐵所吸引,然后再用試驗來進一步驗證小朋友們的`預測是否準確。
由于同學平時都玩過磁鐵,對磁鐵都比較熟悉,特別是磁鐵能吸鐵一類物體的身手。只不過他們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一些外表現(xiàn)象,沒有向更深層次研究。由于是常態(tài)的科學教學,在教材處置上我還是不夠大膽,使同學動手探究的時間受到限制。但由于考慮到尊重教材活動的先后布置,也不敢嘗試大環(huán)節(jié)教學。因此在了解磁鐵的形狀、生活中的應用和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以上幾個活動的教學花去了不少時間,沒有把大局部的時間放在重點局部,顯得重點活動沒有深入地展開。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6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版小學科學3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2課。本課有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引導學生認識磁鐵能吸引什么物體。第二個活動是研究磁鐵能不能隔著物體吸鐵,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加深科學概念的理解。聽了王寧璐老師的這堂課,我感受頗多,下面就這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特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堂優(yōu)秀的科學課,離不開老師精心的準備,這個準備不僅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更體現(xiàn)在實驗材料的選取上。本節(jié)課的兩個教學活動都基于學生自主實驗,材料的.給予非常關鍵,寧璐老師針對教學目標以及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選取了易于辯認得“鐵”材料與“非鐵”材料組成的,共10“寶貝”,讓學生能通過實驗非常直觀的了解“磁鐵有磁性”,保證了課堂的高效性。
美中不足的是,這節(jié)課非常完美的完成了“磁性”這一科學概念的探究過程,卻少了一點應用。教材中,在學生得出科學概念之后,還出現(xiàn)了分辨出哪些是用鐵材料制作的,哪些不是用鐵材料制作的。從探究和應用兩個方面幫助學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學概念。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具體運算階段,所以老師在一開始教學方式的選擇是直觀性的教學,后來又通過學校游園活動得到啟示,換成了四(4)班的飛鏢游戲。老師從導入部分的磁鐵游園游戲到第一個探究活動磁鐵有磁性,再到第二個探究活動磁鐵能不能隔著物體吸鐵,教師都做到了張弛有度,直觀生動,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掌握科學知識。
在研究磁鐵能不能隔著物體吸鐵,教師只安排學生研究隔著非鐵質材料的物體。我覺得非常契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由于鐵材料的厚薄和形狀不同,有時表現(xiàn)為把磁力“傳遞”到原來達不到的地方,有時表現(xiàn)為把磁力“阻擋”住了(磁屏蔽),這對3年級學生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活動只對非鐵質物體進行研究。
主體上,作為三年級的一節(jié)探究課,本節(jié)課的設計上結構簡單,目標明確,學生玩的開心,學的輕松。是一節(jié)很好的具有科學味道的課。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7
王老師的課,無論是在教學內容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的設計都很合理。特別是她作為一名新教師,對于教材的把握、教學時間分配也都十分到位,這體現(xiàn)了她良好的綜合素質。以下就《磁鐵有磁性》這節(jié)課,淺談我的聽課體會。
一、精心準備,課堂高效
一堂優(yōu)秀的科學課,離不開老師精心的準備,這個準備不僅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更體現(xiàn)在實驗材料的選取上。本節(jié)課的兩個教學活動都基于學生自主實驗,材料的給予非常關鍵,王老師針對教學目標以及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選取了易于辯認得“鐵”材料與“非鐵”材料,讓學生能通過實驗非常直觀的了解“磁鐵有磁性”,保證了課堂的高效性。
二、開門見山,激發(fā)興趣
三年級的學生對于磁鐵有著極高的興趣,平時就喜歡拿磁鐵來玩,王老師這節(jié)課開門見山,立馬把學生的興趣吸引過來了。再讓學生回顧磁鐵在生活中的利用,可以吸引哪些,不能吸引哪些,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回想平時生活磁鐵可以吸住哪些。由于三年級的.學生的判斷還主要是靠直觀判斷,所以會覺得只要是金屬、鐵做的就能被磁鐵吸引住。這時王老師就拋出:到底可不可以,事實勝于雄辯,讓我們通過實驗來證明,極大的引出學生的興趣。
三、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具體運算階段,所以王老師在一開始教學方式的選擇上就是直觀性的教學。從導入部分的磁鐵游戲到第二個探究活動磁鐵能不能隔著物體吸鐵,教師都做到了張弛有度,直觀生動,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掌握科學知識。
在研究磁鐵能不能隔著物體吸鐵,王老師只安排學生研究隔著非鐵質材料的物體。我覺得非常契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這是因為鐵材料具有導磁性,可以改變磁場的大小和方向,由于鐵材料的厚薄和形狀不同,有時表現(xiàn)為把磁力“傳遞”到原來達不到的地方,有時表現(xiàn)為把磁力“阻擋”住了磁屏蔽,這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活動只對非鐵質物體進行研究。
四、學生總結,拓展延伸
在小結部分,王老師讓學生自主小結:你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呢?學生通過這么一節(jié)生動的課,紛紛說出自己學了什么。通過學生的總結,可以知道在這節(jié)課,學生對于哪部分掌握的最好,哪部分還不足。最后告訴學生,其實磁鐵的秘密遠遠不止這些,希望小朋友回去可以自己繼續(xù)研究。這樣一節(jié)充滿探究味的課就結束了。
總體上,作為三年級的一節(jié)探究課,本節(jié)課的設計上結構簡單,目標明確,學生玩的開心,學的輕松。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8
今天,在我校舉行了教育技術學科帶頭人展示活動,有幸聽了一節(jié)金老師的科學課《磁鐵有磁性》。
金老師在導入時首先出示視頻:機器人與磁鐵;提問“為什么機器人和這個磁鐵是好朋友”問題導入。在新授時,教師帶來許多物品,讓學生自己實驗操作,然后學生分組完成試驗,驗證猜想的效果,最后得出結論和總結。在整個過程中,除了老師的備課和常規(guī)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具等準備的非常好之外,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師的鼓勵性語言;在整個授課過程中,金老師一直貫穿鼓勵性語言。比如說:真好!真的好棒!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的最快!等,老師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就是一種激勵和贊賞,學生會感受到強大的推動力,這就是教學理念改革的一種體現(xiàn);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學習、學會用這種方法,而不應每每都是嚴詞措句,整天讓學生看不到自己的老師有高興的時候。
記得我的一位同事曾經說過:好學生是夸獎出來的。老師應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盡量夸獎多于批評,贊賞多于指責;遇到什么樣的事情總以欣賞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如果孩子有不足或錯誤,要委婉的指出;讓孩子感受到哪些地方是不對的,老師這樣做就大大的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強,對孩子一生的作用將是巨大的。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9
優(yōu)點:
一、強調材料的結構性與使用的高效性。在設計本課時,我注重強調材料的結構性與使用的高效性。把“磁鐵能吸引什么物體”和“磁鐵能隔著物體吸鐵嗎”兩個驗證性的實驗,利用同一組材料進行研究。使課堂環(huán)節(jié)緊湊,科學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材料的頻繁更換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二、調整、組合實驗順序,清晰、緊湊進行探究。我把原教材中“探究得出磁鐵有磁性——識別鐵制品——探究得出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的過程,調整為“探究得出磁鐵有磁性——探究得出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運用概念1和2來識別鐵制品”的順序來進行教學。這樣做,不僅有利于材料的安排,更是因為生活中的物品組成的材料比較復雜,僅憑磁鐵能吸鐵的單一知識難以解釋鋼芯鍍銅的5角硬幣等現(xiàn)象。所以調整教學順序后,不僅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得到訓練,也保證了科學概念和科學解釋的嚴密性。
三、注重習慣指導著眼素養(yǎng)的提高。整個課堂可以看到、聽到老師非常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認真傾聽”、“分工合作”、“仔細觀察”等等,對三年級學生而言,剛剛接觸科學課,這些良好學習習慣顯得多么的重要,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孩子的'一生成長起至關重要作用。
四、教學語言豐富。教師的注重教學語言的設計,使整個教學流程順暢,各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使整個流程顯得順暢而富有節(jié)奏感。
缺點:
1、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老師只注重師生互動,而忽略了生生之間的互動。
2、教師一直要求學生要“認真傾聽”,而老師自身有沒有做到“認真傾聽”?在師生互動交流過程中,教師有沒有認真傾聽到學生的閃光發(fā)言,有沒有及時捕捉到學生的閃光點?
課堂中汲及到的知識,教師都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如“司南”經考證,歷史上并沒有真正的實物,如“磁懸浮列車”,目前技術還很不成熟,并沒有做到老師說的“快速安全”。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10
磁鐵是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大多數學生玩過磁鐵,對磁鐵也有所了解。本堂課通過“豆中找針”趣味導入,引到“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的推測和觀察活動中。探討交流中發(fā)現(xiàn)和產生新的問題,引發(fā)出后面的一系列的活動。由發(fā)現(xiàn)問題到解決問題,逐步加深和擴大學生對磁鐵的認識,并應用于生活實際?v觀這堂課的教學,有優(yōu)勢也有不足。
一、善用材料,調控課堂節(jié)奏
材料在科學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整堂課我都很注重用材料來調控課堂節(jié)奏。如在材料的準備上我有意地給每一小組提供了鐵片、回形針等十種典型的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達到了種類多、易比較的要求。在下發(fā)材料前,先講清實驗的要求和注意點,避免出現(xiàn)實驗操作的錯誤與失;在匯報交流時,先要求學生把材料整理好,勿讓材料影響交流的有效性,使學生養(yǎng)成專心傾聽的科學學習習慣。最后,“磁鐵能隔著一些物體吸鐵”的實驗操作中,通過隔著木片能吸鐵,而隔著桌面(木制)不能吸鐵的比較,學生自己領悟出還跟材料的厚薄有關。
二、下放權利,學生主導
課堂的主人是學生,而教師則是輔助學生。我們一直強調“讓學生講,教師少說話”,因此這堂課大部分時間是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活動。學生猜測、學生實驗、學生匯報、學生質疑、學生再解答這5個環(huán)節(jié)緊緊相扣,自主完成對“磁鐵磁性”的認識。
學生在預測過程中,對“銅片”、“鋁片”是否能被磁鐵吸引有認知沖突,但我沒有直接做出評價,而是給出提示:用實驗判別預測是否正確。第一個實驗結束后,學生便有了新的`認知,并無異議。此時,我并沒有打斷他們的活動,趁熱打鐵,對磁鐵的磁性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隔著物體是否還有磁性。提供實驗材料,學生自己動手,我頂多就在耳旁提點一二。最后,確認或者修正原先的想法,把實驗方法落實到位。
三、指向明確,關鍵提醒
我把話語權交給了學生,但三年級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又不強,因此活動的設計指向要清晰明了,而科學課最好的幫手就是“任務單”和“溫馨提示”。所以我在這兩者設計下了不少功夫。
任務單的修改,從數量上看,由2張變成3張,最后又變回2張;從形式上看,由文字加表格、簡單勾選;從內容上看,文字由原來的統(tǒng)一字體到關鍵字加粗,再到改變字體大小。溫馨提示的改變則主要在調控課堂有序性下功夫,包括實驗注意事項、課堂即時評價,甚至細化到每完成一個任務后的后續(xù)工作。
考慮到課堂時間的限制,任務單和溫馨提示呈現(xiàn)的形式略微不同。學生為了完成活動,肯定需要讀取任務單上的信息來操作,所以不必擔心他們不會仔細閱讀,因此我沒有過多地去強調任務內容,直接將紙質單子交給學生自行閱讀。我比較側重溫馨提示的給出。我以ppt的形式展示出來,并讓學生閱讀后指出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提醒其他同學的同時,也在提醒自己。
不足之處:
受課堂時間限制,自己把控能力也不成熟。有時太著急讓學生達到自己預想的結果,在學生匯報時并沒有放得太開,緊接學生回答給出答案。其實,學生獲得知識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取得,而不是你強迫硬塞,我需要努力的是更加安心地放開。
【磁鐵有磁性聽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磁鐵的磁性》教學反思04-18
有磁性的電優(yōu)秀作文07-29
聽課:有根·有骨·有魂08-18
磁鐵08-17
磁鐵的作文03-17
中班體育磁性人教案02-04
自然教案-磁鐵08-17
電磁鐵08-17
《磁鐵》教學反思02-19
有趣的磁鐵作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