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教育家精神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教育家精神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教育家精神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
在教育局的精心組織安排下,在單位領導的帶領下,我很榮幸參加了這次培訓,為期三天的培訓,領導們不但為我們提供了豐盛的飯菜和舒心的住處,還讓我們如幼苗般的得到了滋養(yǎng),此次培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程豐富多彩,全方位精心詮釋了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三天的學習,收獲頗多。
這次培訓,首先聆聽了xx校長的《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專題報告,她告訴我們,合格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點:有禮儀、懂孩子、愛孩子。有禮儀是我在教學中所忽視的,真沒想到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是不尊重孩子,傷害了孩子。在以后與幼兒及幼兒家長相處中,我懂得了如何與他們相處,這樣才更利于幼兒成長。
接著,xx老師的《幼小銜接的研究與實踐》讓我觸動很大。結合園中的實例,“問題豆豆”進行剖析,她的一句話讓我觸動很深“生命在于運動,若該動不動,上學必動,學前任其活動,動夠上學不動”,我把這句話發(fā)表到說說里,點擊率非常高,大家都認為是經典句子,這句話也真實反映了孩子最真實的特點,我們也應該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
xx老師是一個非常有親和力的班主任,她為我們做了《如何與家長交流》的報告,她以自己真實的`例子,告訴我們如何對待新入園的孩子和家長,幼兒才入園的不適應和家長的不放心是最大的問題。那么我們利用手中的手機把孩子在園中的表現(xiàn)錄下來,讓家長真正感受到孩子在幼兒園是愉快的,這個辦法我感覺特別棒!這樣,家長才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們。
xx老師為我們作了《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報告,她的報告幽默風趣、通俗易懂,她給我們具體講解了如何通過音樂領域的有效教學,更好地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音樂和閱讀方面,回顧原來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不足之處,有的時候給幼兒預設的目標太簡單,不知道怎樣一層一層的加難度,有的時候給幼兒預設的目標太難了,幼兒根本完不成,慧潤階梯幼兒園兩位老師的活動課,我深刻體會到了音樂游戲每次教學都是在學習者認可前面-難度層次的學習已經通過的情況下才進行的,在音樂課中穿插了教學的平均分,打破了以往教學的形式,這樣就培養(yǎng)了幼兒們的各種學習品質。如: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原有經驗應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通過本次培訓,我深刻領悟到了如何采用有效的藝術教育教學活動,更好地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境界,使學生能夠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挖掘幼兒的學習潛力,讓幼兒在學習期間能夠身心全面得到發(fā)展。
今后,我會努力像春雨般滋潤孩子的心田,使其健康快樂的茁壯成長。
關于教育家精神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很榮幸有機會和來自各地的優(yōu)秀教師一起參加省骨干教師學習。這次培訓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集中在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進行為期10天的理論學習(20xx年6月26日-7月5日),第二階段是在深圳第二高級中學梁光明名師工作室進行跟崗學習(20xx年10月19日至11月9日),第三階段在任職學校進行崗位時間,繼續(xù)完成教學改革和教育教學課題的研究,第四階段是成果展示和總結。在學習期間內,我自知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經驗不足,所以我很珍惜這次學習機會,認真聽課做筆記,吸收有用養(yǎng)分,吸收同學們寶貴的教學經驗,并和同學們進行交流。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在思想政治、職業(yè)道德、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今后的教育實踐打下了基礎,F(xiàn)將學習收獲小結如下:
一、提高師德素養(yǎng),更新教育觀念
1、學習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如關于新課程理念的吳惟粵老師的《新課程的理論反思與實踐深化》王衛(wèi)東老師的《教師的專業(yè)生活》邢強老師的《認知心理學與中小學教學》;提升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龔孝華、羅易老師的講座;提升了教育教學技能的胡繼飛、蘇鴻老師的關于《課題研究的開展與寫作》;深化專業(yè)素養(yǎng)的生物學專業(yè)知識陳愛葵教授的《遺傳與優(yōu)生》,唐以杰教授的《環(huán)境與生態(tài)》,袁學文教授的《生物醫(yī)學與倫理》;還有與一線教育密切相關的技能技巧的閆德明《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若干典型案例評析》,劉艷紅、劉厚仰、張蕓、高原等老師的關于初高中生物教學的探討。
2、學習了一些教育實踐: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顏培輝專家給我們作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題探討》的講座,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梁光明老師和我們探討《設計互動生成課堂的基本理念及主要方法》,順德容桂中學盛保營高級老師給我們分享了《生物建模方法》,深圳市首席生物教師寶安中學兼教研員連圣強老師和我們談了《命題原則與方法》,深圳市首席生物教師顧海燕老師給我們親自實踐了新課程標準下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細胞的系統(tǒng)邊界——細胞膜》。
3、走近一些名師,收獲一些感動:在這次培訓過程中,有機會近距離聆聽一些專家老師的課程,如省實驗中學的羅易老師的如何做一個幸福的老師,讓人感受到一個有文化底蘊有人格魅力的老師的幸福;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的胡繼飛教授、黃海生教授嚴謹?shù)闹螌W,科學的態(tài)度和研究方法也深深的影響我們;鐘苗老師的刻苦用心,也感動了我們每一個同學;“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梁光明老師是位出色的教育專家,他嚴謹、勤奮、認真、幽默、科研水平很高,但從不擺專家架子,胸懷豁達、平易近人,一心一意為學員創(chuàng)造各種學習有利條件,在他身上我學到了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養(yǎng)。
二、提高了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素質
1、提高了教學研究素質:在培訓學習中,我們分別聽取了廣東各地教研員的專題講座,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如廣州劉艷紅老師跟我們分享了《中學生物實驗探究活動的開展與實踐》、東莞的高原老師跟我們分享了他們團隊的課題成果,《中學生物測試量化統(tǒng)計分析與跟蹤》、佛山的張蕓老師跟我們探討了有效教學的問題、深圳教育連圣強老師和我們一起探討了命題的原則與方法,這些成果都是老師們和他們的'團隊經過長期的課堂實踐總結升華的`經驗,通過一系列的講座與討論交流形式,提高了我們的教學研究素養(yǎng)。
2、提高了教育教學能力:這次培訓學習內容豐富,由專業(yè)理念、高中生物教育基礎知識與技術、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高中生物教學研究與評價、高中生物教學實踐組成。理論性與實踐性有機結合,專題學習與交流研討相結合,觀察考察與反思體驗結合,在理論培訓中強調實踐案例分析,在實踐訓練中突出理論與能力提升,交流研討中分享經驗,在反思中改善教育教學經驗。
三、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甚至教學風格
1、教育實踐,形成教學特色:通過跟崗學習與崗位實踐,我們聽取了名師顧海燕老師的精品課《細胞的系統(tǒng)邊界——細胞膜》,梁光明老師的《體液調節(jié)》,然后在導師的親自指導下同學分組完成了《細胞器》《免疫調節(jié)》的同課異構,完成了4個課例開發(fā),編寫了教學案,在一系列的學習探究中,在同學和導師的指導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甚至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2、總結提升,形成課題:在教授和名師以及同學們的指導下,確立了子課題的研究《高中生物問題式導學案的設計與使用效果研究》,在培訓期間,通過查閱資料,通過對照實驗,分析數(shù)據,完成了課題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論文《問題導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榮獲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論文評比三等獎,輔導學生參加區(qū)生物競賽獲一等獎。
四、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這次跟崗學習,接觸到許多優(yōu)秀的同行,在學習過程學員之間相互學習、探討、交流、合作、取長補短、共同成長,我們之間不僅在業(yè)務上有所得,更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通過班集體的專業(yè)交流表達與各種班集體活動,開發(fā)了很多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與同學們的交流使我開闊了視野,分享了精神,增加了見識。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在思想政治、職業(yè)道德、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今后的教育實踐打下了基礎!奥仿湫捱h,吾將上下求索”,我將更加努力,不斷探索,完善自己,為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于教育家精神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
我非常感謝我們的xx給我這樣一次去省城學習的機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省音樂新課程培訓。第一天給我們講教材分析的老師很年輕,但他們很有思想,他們是xx區(qū)實驗小學的老師,因為他們比我們早一年進行新課程。我們聽到的不是每一課怎樣教,而是更多感受到的是他們對教材的整合,一種思想、一種創(chuàng)新。第二天是xx小學的音樂特級教師xx,上半年我也聽了她的一堂音樂課,那是省特級教師展示課。聽后感受一個字“美”,她的語音很美,歌聲很美,形體很美,琴聲很美,人長得也美。集這么多美于一身的老師可想而知她的課堂有多美。那天xx老師給我們講的題目是《美是不能被說出來的》,她從美學的角度來給我們剖析,并列舉了許多生動的案例。這次去xx學習,讓我有了很多感受。
記得一次和一個老師閑聊,她說她在上三年級教材當中有一課叫《我是草原小牧民》是說,這一課我覺得有很多內容想上,4課時也上不完。其實她就是對于這個教材內容,挖得出,挖得深,所以就覺得有內容好上。上半年有幸聽了xx老師的一堂音樂課《冬天帶來雪花的夢》,xx老師的課堂教學實實在在,但新理念、新亮點卻滿堂洋溢,讓我大飽眼福。課的切入以聽著音樂入課為標志,課的呈現(xiàn)緊緊圍繞音樂性、情感性和人文性。教學過程以審美為核心,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了豐富的審美體驗活動中,一切是那么的自然生動又引人入勝。在師生互動、共同體驗中,我一次次感受到xx老師對音樂課堂的深邃反思,學生們在她精心創(chuàng)設的音樂情景、意境中慢慢實現(xiàn)著“啟情悟智”。xx老師課堂的每一個細節(jié)也令我不禁贊嘆。
我們老師可能認為,不就是教教小學嗎?要學那么多的理論知識用得著嗎?聽了xx老師的課,你就會覺得非常用得著。正所謂“藝高人膽大”,好多老師聽了xx老師的課后說,她怎么這么想得出,我怎么就想不到用這樣的.方法去教呢?我想那是因為xx老師對音樂教育的熱愛與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源與她音樂理論知識的豐厚積淀。下面是xx老師幾條建議想與老師們一起分享。
1、要關注學生的親歷活動。
2、設計的活動必須有助與喚醒學生參與的、容易感動的。
3、在欣賞作品時,多描述感覺,少分析。
4、肢體語言盡可能的表現(xiàn)音樂感覺。
5、每節(jié)課起碼能有引起孩子們參與的點。
6、音樂知識技能要教透、教到位。
教材呈現(xiàn)給學生的作品畢竟是有限的,要學好語文重要的多課外閱讀,多一些作品積累。經常看到我們的語文老師會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優(yōu)秀讀物。
音樂一門聽覺藝術,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和體驗是通過音響獲得的,因此,我們也不妨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具有欣賞價值的音響信息來讓學生感覺音樂,觸摸音樂。所謂“操千曲而后曉聲”,通過大量的音樂欣賞來積累音樂語匯,豐富音樂信息量,拓展音樂文化視野。所以平時要做個有心人,注意音樂素材的積累。如:“歷屆奧運會主題歌”專題欣賞、“抗震救災”勵志歌曲專題欣賞、“動畫音樂”專題欣賞、電影主題音樂、音樂劇作品、舞劇作品等等。
在這種課外作品的欣賞中,我們不能像對課內作品一樣做到分段仔細聆聽,最多只是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相對細致的欣賞。大部分還是一種瀏覽性的欣賞。但是正像學生的課外閱讀一樣,語文老師也不可能做到對每一部文學作品的細致分析,只是讓學生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自己感悟。人說熟讀詩三百,不會作詩也會吟。如果我們從小就讓學生積累了大量的音樂作品聽覺體驗,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無聲的感染和熏陶呢?
幾年新課程上下來,感覺不學習真的不行啊。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專職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看看新課程的內容,想想作為一個專職的音樂老師,不僅要琴聲美一點,歌聲美一點,還要會一點舞蹈,還要有豐厚的音樂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一些電腦技術,更要學會駕馭課堂的教學能力。讓我們一起努力,打造自己的魅力課堂,讓學生笑著來、樂著回,輕輕松松地學習新知識,高高興興地主動創(chuàng)造。
【教育家精神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心得體會11-28
敬業(yè)精神培訓心得體會08-15
亮劍精神培訓心得體會06-09
團隊精神培訓心得體會08-13
團隊精神培訓心得體會11-14
團隊精神培訓心得體會11-28
團隊精神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8-16
團隊精神培訓的心得體會范文08-24
團隊精神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0-21
好教師當是教育家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