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生物故事88》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生物故事88》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生物故事88》有感1
今天,我翻開了散發(fā)著濃濃書香味的《生物故事88》,細細品讀了一番。
《生物故事88》是由八十八個生物故事組成的。這些故事各有千秋,把與人類最親近的動物、郁郁蔥蔥的植物、用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微生物及人類自己的奧妙全都用一個個淺顯易撇的故事介紹了出來。這八十八個故事,讓我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
一、動物故事
這一部分主要寫有趣的動物故事。比如:《活雷達》、《牛奶喂蠶》、《一個有爭議的故事》、《貓和老鼠》……其中,《牛奶喂蠶》堪稱代表作,它能令你深入其中,細細品味。
《牛奶喂蠶》寫一個小女孩根據娃娃喝牛奶長得又白又胖,聯(lián)想到若用牛奶喂養(yǎng)蠶,能使蠶吐出又白又長的絲。但蠶一沽水就拉肚子,怎能喝牛奶呢?于是小女孩做了很多次實驗,想要找出適當的比例,使蠶既不拉肚子,又能吸取牛奶中的營養(yǎng)。果然,蒼夭不負有心人,小女孩經過三年努力最終達到了目的,使蠶喝上了牛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待任何實驗,都要細心研究、持之以恒、百折不撓;對于失敗,我們要細心總結、吸取教訓,再重新擬定方案。
當然,這個故半也告訴我們許多知識。蠶為什么喝牛奶能長得又白又胖,吐出又白又亮的絲?那是因為絲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而牛奶中正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因此牛奶喂蠶有利于高質量的蠶絲的形成。另外,牛奶中其它物質對蠶的生長也有幫助。蠶長得壯了,吐的絲自然又白又長。
二、植物故事
這一部分主要講與動物不同的生命體—植物,寫了許多貼近生活的故事。例如:《植物吃什么?》、《水往高處流》、《植物能凈化空氣嗎?))……在這些佳作之中,以《水往高處流》最具有代表性。下面,就由我?guī)ьI大家進入奇妙的植物世界。
《水往高處流》,題目乍一看令人莫名其妙:水怎能往高處流?其實,這樣的'現(xiàn)象在植物界非常普遍。植物中的水之所以能向高處流,是因為葉子產生光合作用,細胞液濃度高,所以植物下面根部的水往高處流。
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不論什么事,都別急著卜結論。只有多看、多讀、多查、多問,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
三、微生物故事
這一部分主要寫了病菌、細菌、病毒、真菌等微小的生物,其中大部分因年齡和知識的限制我無法弄懂,但其中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卻給了我很多啟示。我們應該像對待微生物那樣對待每一件事,一絲不茍,不能出絲毫的差錯。
人類應該了解自己的身體。人體主要有循環(huán)系統(tǒng)、排泄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等等。
這次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是《血液循環(huán)的發(fā)現(xiàn)》一文。這是一篇具有專業(yè)水準的文章,介紹1628年英國醫(yī)生、解剖學家哈維撰寫的僅有六十七頁的名著《心血運動論》,這本書,把統(tǒng)治了醫(yī)學界一千多年的舊理論推翻了。一六五七年哈維去世,意大利著名醫(yī)學家馬爾比基修訂完善了《心血運動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屈服千權威,要勇于懷疑、批判、反駁,只有這樣,科學才能不斷進步。
四個部分都介紹完了,大家是否也心動了呢?這本書的確很有價值,可以說物美價廉。這本書適合中學生閱讀。在學習之余,它是一本拓展知識的書籍;在課內,則是一本教材。它同樣適合老師閱讀,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其中的例子,使課堂氣氛變得更活躍,讓同學們的知識面得到拓展。
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大家如果不信,那就讀讀看!
讀《生物故事88》有感2
《生物故事88》這本書,宛如知識寶庫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無論是內容還是文采,都深深感染著我,
《生物故事88》是以智力故事的形式編寫的。書中內容既與課文緊密結合,又注意知識的.深化、應用和拓展。書中涉及動物、植物、微生物、人體生理衛(wèi)生等方面的知識,有較強的科學性和知識性。每個故事后面都有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讓我們去開動腦筋思考。這一點,特別令我感興趣。整本書讀下來,我變得愛觀察、愛分析、愛總結、愛歸納了。
讀著它,猶如漫步在神奇的生物之林。
在《智擒大蟒》的故事中,同學們和吳爺爺一起,面對龐然大物,機智勇敢,團結協(xié)作,最終戰(zhàn)而勝之。難道這不是我們人人都應學習的嗎?《牛奶喂蠶》啟迪我們要善于動腦,勇干創(chuàng)新。《海洋中的朋友》則深刻地揭示了人與動物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海豚在關鍵時刻解救了人類,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人應該愛護動物,與它們成為好朋友。《蛇與莊稼》揭示了自然界的食物鏈神秘而有序的規(guī)律,一旦某一環(huán)節(jié)被破壞,整個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將遭到破壞,人類將受到懲罰。我過去不愛動腦筋,也不大關心社會生活和自然現(xiàn)象。但是,自從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認識到:我要做優(yōu)秀的一代新人,關愛大自然,走進外面的世界,F(xiàn)在,汽車越來越多,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汽車尾氣卻不斷加重酸雨的形成。有些人亂捕鳥,使得有些鳥的數量急劇減少,甚至滅絕,害蟲趁機大量增加,危害莊稼……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聯(lián)系書中的故事,仔細品味,我發(fā)現(xiàn),在我們身邊“生物故事”無處不在。我突然萌發(fā)了一個念頭:當一名生物學家,像達爾文一樣勇敢、博學,服務社會。
我走在山間的小路上,采集著各種草木。我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正在進行著我的生物研究。我笑呀,跳呀—睜開眼,星星在閃耀。
讀《生物故事88》有感3
暑假期間,我讀了《生物故事88》這本書。書中有八十八個故事,有講植物的,有講動物的,有講微生物的,也有講人體生理衛(wèi)生的。這些故事后面都有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讓我們做一番思考。
在這八十八個故事中,許多故事都非常有趣。就拿我剛看完的《牛奶喂蠶》這篇文章來說吧,故事講了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女孩子叫金秋菊,她家里是養(yǎng)蠶專業(yè)戶。一天,她看見鄰居阿姨正在給孩子喂奶,忽然想到;既然娃娃喝了奶可以變成胖仔,說不定蠶喝了奶也可以變得更強壯。于是她便和同學買來煉乳反復實驗。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她的`實驗終于成功了,用牛奶喂出來的蠶個個又大又胖,吐出來的絲又長又白,結的繭白中透亮,給她的家鄉(xiāng)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讀了這篇文章,我大吃一驚。原來我只知道桑葉可以用來喂蠶,而且不能帶一點水,否則蠶就會因拉肚子而死去。我沒想到一個瘦小、文靜的小姑娘竟然創(chuàng)造了一項養(yǎng)蠶奇跡!這正是她勇于打破傳統(tǒng)養(yǎng)蠶觀念,不怕失敗,一次又一次努力克服種種困難而得來的結果。
我又想到有一次我在做數學題時,別的題都被我攻下來了,只剩下一道很難的奧數題。我算了一遍,沒解出來,心里想;沒算出來的人又不光我一個,做不出來沒關系的,便出去玩了。和金秋菊比起來,我感到萬分慚愧。
【讀《生物故事88》有感】相關文章: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08-12
讀英雄故事有感08-15
讀《蘇步青的故事》有感07-29
讀《人類的故事》有感07-29
讀《故事思維》有感08-05
讀《張海迪的故事》有感01-14
讀《美德故事》有感03-29
讀《孔子的故事》有感04-29
讀張海迪故事有感04-28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