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見習心得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見習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見習心得1
首先,對給予我們這次見習機會的醫(yī)院及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對于我們20xx級的同學,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附屬醫(yī)院實踐小學期的見習活動。人的一生會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查房,第一次與患者交流,第一次觀摩手術,第一次聽到患者叫我醫(yī)生,這所有的第一次,注定了這是我們最難忘的一次見習經歷。初次來到腎病科報道時,我內心充滿了激動,同時也存有幾分的擔心,擔心自己作為一名剛剛大二的學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實習經驗不夠豐富。但老師的諄諄教誨與引導,讓我很快適應了科室里的日常工作流程與醫(yī)院環(huán)境。在日常工作方面,我的帶教老師崔成姬老師手把手的教我如何操作床頭心電圖,如何觀察床頭心電監(jiān)護,如何更好地與患者交流,讓患者更快、更清楚地明白與理解醫(yī)生的處置辦法。我從站在老師身旁不知所措,到現在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書寫病歷,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成長的過程。老師跟我說過一句話,要想成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臨床醫(yī)生,一定要敢于嘗試卻認真謹慎,并時刻對患者報以安慰與熱情。敢于嘗試才能堅決果斷地明確診斷,科學用藥,認真謹慎才不能錯過患者身上任何一個可以明確診斷的細節(jié),對患者報以安慰與熱情則是醫(yī)生的天職所在。對于我們大二的學生而言,實踐就是從學校到社會,從一個醫(yī)學生到一個實習醫(yī)生的角色轉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應該與實踐相輔相成。實踐為我們積累了經驗,并可以讓我們將課堂所學應用到臨床中。我們不僅要學好在學校里老師講授的知識,還要不斷地從臨床、實踐中學習其他的知識,才能不斷地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扎實鞏固已掌握的知識,不斷地武裝自己,為醫(yī)院、學校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在這三周的見習時間里,我收獲了很多很多,用簡單的.詞匯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所學習到的一切。見習期間的收獲將為我今后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今后我們將以更奮發(fā)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來完成之后的學習任務,以更認真努力的工作態(tài)度走向之后的見習任務,我們一定會不忘初心,將課堂所學積極地實踐到臨床,做到“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傳承發(fā)揚優(yōu)秀中醫(yī)藥事業(yè),成為啟古納今、厚德精術的長中中醫(yī)人。
學生見習心得2
經過三年紙上談兵式的理論學習,終于盼來了上戰(zhàn)場一展拳腳的機會。兩個多月的見習下來,所獲頗豐,心得體會也不少。現就在醫(yī)院如何學習這方面揀一兩點本人感觸較深的來談談。
一、與帶教老師的溝通與交流
相信每個到過醫(yī)院見習的同學都知道在醫(yī)院與帶教老師的關系非常重要。這一點在到醫(yī)院之前,上至譚書記,下至師兄師姐也都反復提醒我們這一點?烧嬲搅酸t(yī)院后,才發(fā)現這其實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在省中醫(yī)見習,門診的醫(yī)生一天要看幾十個病人,病房的醫(yī)生一天也得分管十幾張病床,一天下來,帶教老師忙得根本沒有時間同你“神侃”。
幾周以后,我發(fā)現,其實天無絕人之路。只要老師認為你是塊“可造之材”,他們就會很樂意教你。關鍵是我們在每個科都只有一周的時間,怎樣讓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發(fā)現你這塊“和氏璧”呢?就我自己個人經驗來說,方法有二。
首先,是一語驚人法。如果你能積極的就本科的某種常見病闡述你自己的認識和見解,雖然很難講得很透徹、深入、準確;又如果你能及時而正確地回答出老師在查房時提出的問題,即使分析得不夠全面,也都會讓老師覺得你是個會思考的學生,老師通常會比較愿意給這種學生講課。這一點我有著切身體會。我在針灸病房的時候,我的帶教老師帶有一個研究生,一個七年制的同學,還有兩個二院實習的師兄師姐和我一個見習生。剛開始的時候,我真的很被動,因為是第一個科,所以也不知所措。機會來得很偶然,有一天主任查房時,主任突然提問“腰四穴”是什么?這可難倒眾人。剛好我在之前看過司徒鈴教授的書,憑記憶答對了。并且,主任接下來的幾個問題我都正確回答了。自那天后,我的老師就深刻地記得有我這個見習生的存在了。
上一個方法也許不好掌握,它除了要求要有扎實而廣泛的知識作為基礎外,多少還有點運氣成分的存在。接下來的這個方法則是每個人都能做的到的,就是勤快。俗語說:勤能補拙。每個老師都會喜歡勤奮實干的學生。我第一天到按摩科的時候,帶我的老師滿
腹牢騷,毫不給面子地說我們針推學院的學生是最沒素質的,弄得我又委屈又生氣。后來才了解到原來在我之前我們學院有個師兄跟著他實習,但整天都偷懶,有時甚至都沒去上班。那時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用一周的時間改變老師對我們的看法。所以每天我都提前了半個小時到診室,把老師上班前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老師一到診室就可以開工。老師忙的`時候,我就用在病房學到的醫(yī)院常規(guī)幫他接診部分病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一周不到,老師就已經改變了他對我們看法,那天他高興的說我們一點都不比實習生差,后來遇到典型的病例他甚至會主動叫我過去看、給我講。
當然以上兩種方法能奏效的前提是你必需打從心里尊重帶教老師,遵守紀律,熱愛學習。
二、自己把握機會,積極主動學習
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醫(yī)院里,進修生、博士生、研究生、國內外的實習生、見習生都很多,若你自己不積極主動地爭取機會,根本就什么都學不到。當然,這也是有竅門的。
首先你可以主動要求跟老師值夜班。因為老師在晚上通常會比較有空,可以有時間給你開小課;若遇到有病人需要搶救的時候,你還可以看老師在緊急情況下采取何種措施、怎樣用藥,這些都是多科知識的綜合運用,這對每個醫(yī)學生來說都是寶貴的學習機會。當然,值夜班還有許多好處,這就需要你們自己去慢慢發(fā)掘了。
其次,如果你的帶教老師實在忙不過來,就別什么問題都找老師。其實在病房還有很多很好的老師,就是那些博士、研究生。我在心臟內科見習的時候,就有兩個研究生“老師”,他們的基礎知識都很扎實,動手能力也很強,更重要的是,他們有時間、有耐心、也愿意給你講課。在那段時間,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三、學習內容的把握
在病房見習時到底要學些什么呢?相信現在還有很多人都不清楚。我自己當時也是混混沌沌,到了腫瘤科以后,帶我的老師才一語點醒夢中人。他告訴我其實在病房除了多見些病種外,還要學習老師的醫(yī)囑、化驗單如何開,甚至只是記記藥名等都對我們有很大
幫助。我才如夢方醒發(fā)現,在那之前,我除了動手能力有所進步外,這方面掌握的確實不多。還有,在病房,一個病人身上往往都綜合了幾種疾病,只要你能好好把握,認真復習,就能學到知識。我在內六的時候,就有個小孩是因腮腺炎并發(fā)睪丸炎、病毒性心肌炎而入院的,僅收他一個病人,我就掌握了這三種病常見體征,并且由于有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印象非常深刻。這是以前在學校單純的理論學習所不能比擬的。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只要你懂得把握,在醫(yī)院處處都有學問,處處都有學習的機會。
【學生見習心得】相關文章:
醫(yī)學生見習心得07-10
大學生醫(yī)院見習心得06-28
大學生醫(yī)院見習心得08-14
醫(yī)學生醫(yī)院見習心得02-07
大學生教育見習心得04-04
見習心得03-20
大一醫(yī)學生見習心得12-10
大學醫(yī)學生見習心得02-23
門診見習心得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