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通用16篇)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受到啟發(fā),對某些事或人產(chǎn)生新的感悟,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讓自己銘記于心。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寫感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1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jīng)》,看完后雖然覺得不能完全地讀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還是感覺一片坦蕩,覺得此書對我們深有益處。
《道德經(jīng)》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事跡,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jīng)》!兜赖陆(jīng)》全書原本分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規(guī)律。我對《道德經(jīng)》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guī)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jīng)》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家庭、事業(yè)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會樹敵太多,甚至招來殺生之禍。在老子看來,福氣來臨時,我們要提醒自己禍根也來臨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失意時就會走投無路。還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無敵,強中自有強中手,肯定有人比你會更厲害,更出色。但我們達到目標時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要有謙虛之心。
老子說“是以圣人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yīng)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tài)度去處理世間事務(wù),這就是不言的教導(dǎo);只有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干涉,而生養(yǎng)的萬物又不據(jù)為自己所有;為萬物的生長盡力而為卻不認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勞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一個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總是不會失去,而是永存。
無為是一種心境,是一種修養(yǎng)。假如我們能夠做到無為,那么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的穩(wěn)定。如今社會物欲橫流,許許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們能夠做得到無為,那么我們也將活得更輕松、更快樂。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2
“道可道,非常道……”一陣陣讀書聲回蕩在校園里。自從學(xué)校開展“與圣賢為友,與經(jīng)典同行”讀書活動以來,校園里每天都飄蕩著整齊而有節(jié)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捧著《道德經(jīng)》,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我就暗暗地下決心一定要認真地學(xué)習(xí)它。
可是當老師第一次用清脆的聲音帶領(lǐng)我們讀《道德經(jīng)》時,我感覺到枯燥無味,一點兒也提不起學(xué)習(xí)的興趣來。雖然如此,我還是不忘每天讀一讀,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上了它。于是每天清晨,伴著鳥兒的歌聲,迎著初升的朝陽,我坐在陽臺上,一邊享受著清鮮的空氣,一邊開始了晨讀。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dǎo)我如何從小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讀《道德經(jīng)》后,我漸漸發(fā)現(xiàn),原來做事馬虎的我竟安靜耐心地思考問題了,原來作業(yè)中潦草的.字跡變得端正了許多。從誦讀經(jīng)典書籍中,也讓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zhàn)勝別人,更應(yīng)該有勇氣戰(zhàn)勝自己。
《道德經(jīng)》讓我受益匪淺!疤扉L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gòu)成就了他自己。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zhàn),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yīng),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wǎng)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fā)。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3
在假期中,我讀了《老子》一書,談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說是一些感想、體悟!独献印冯m然并不是專門論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關(guān)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蘊深遠,讓人思考,常讀常新。
將老子的思想轉(zhuǎn)換到教育中來,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這與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異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應(yīng)該順其自然,而不過過分強調(diào)主觀意愿。教師的權(quán)威應(yīng)該不被兒童感知到,這才是最好的師生關(guān)系。師生雙方都要處于謙虛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xué)。教師應(yīng)尊重學(xué)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自然之道。這些思想,在我們這個年代應(yīng)該進行批判性繼承。
在我們的教學(xué)上,如果孩子在課堂上走神,當然可以直接批評:“某某,注意聽講!”老實膽小的可能嚇一跳,趕快坐好,但過一陣可能又故態(tài)復(fù)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會臉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嚕咕嚕地嘟囔,雖然老師是好意,但傳遞到學(xué)生心里卻成了惡念,課堂的氣氛就有了火藥味。有時課堂上學(xué)生竟然和老師頂嘴,僵持起來大家都下不了臺。學(xué)生肯定是不對的,但如果老師“曲則全”,表揚旁邊的同學(xué)來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請走神者回答一個問題,旁敲側(cè)擊地暗示一下,同樣是批評提醒,轉(zhuǎn)一個彎,大家心平氣和,彼此相安無事,這樣豈不是更好?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問題要辯證地看待。正所謂福禍相依,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應(yīng)該抱著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更進一步來講,要將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長的歷程,將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轉(zhuǎn)化為自身生命的體驗中來。對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態(tài),不要過分關(guān)注榮辱得失。這樣的話,才能做到通過無為達到有為,通過不爭而沒有人與之爭。
低頭靜想,學(xué)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揮棒去質(zhì)疑解難。他們還會體會到求知的快樂嗎?
教育,是要遵循規(guī)律的,就像道德經(jīng)里所講:“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比f事萬物,都各有其根本,安靜平和地遵循它,等待它,順應(yīng)它。放在教育上,我想,是不急不躁,是盡力而為,順其自然。
成長是個緩慢的過程,教育也是個緩慢的過程,就像老子所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在書中,有許多地方都是從自然現(xiàn)象引到社會道理。在論述君主要居于百姓之下就是因為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納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逐漸丟失了這種敏感。我們?nèi)鄙倭藦募毼⑻幙吹览淼哪芰Α_@是一種洞察力,也是一種理解力,更是一種闡釋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鍛煉。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4
長夜漫漫,路亦漫漫,時間真是白駒過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職場。
一年里,為了彌補自己思維方式的短板,剛畢業(yè)就花了7萬多的錢去學(xué)習(xí)財商課,情緒管理課程,企業(yè)家學(xué)徒課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時間賣過各類水果和堅果;做過項目合伙人,現(xiàn)在也正在嘗試自己做老板,鍛煉自己做項目的能力。所有一切歸根結(jié)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奮和時間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歲的節(jié)口,我很慶幸,自己有很多的時間和機會能夠彌補過去系統(tǒng)的漏洞。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每次誦讀《道德經(jīng)》,都會讓我洗清自己腦袋中的概念,也都會讓我去思考,“強與弱”“好與壞”之間如同水流般靈動地變化;經(jīng)中說:“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古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讓自己快速成長的那個面上,他教會我看到剛畢業(yè)的自己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倘若能夠踏踏實實地布局,勤勤懇懇地走過,時間終會回報自己很多。
每次誦讀《道德經(jīng)》,都會讓我去思考“無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無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順應(yīng)天道,結(jié)合天,道,法,人整個系統(tǒng)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統(tǒng)來工作。他教會我要站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緒作主導(dǎo)。比如剛畢業(yè)的自己,是職場的菜鳥,在23歲的節(jié)點上,是不太可能有作為,因此用心學(xué)習(xí)業(yè)務(wù)流程,努力學(xué)習(xí),強大自己方為王道,而非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所從事的企業(yè)是一家經(jīng)營相對成熟的500強國企,他在選擇員工的時候一般選擇985/211的大學(xué)生,因此自己在學(xué)習(xí)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遜一籌的,在這個平臺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這對生性要強和心性驕傲的我來說也是一種磨礪。
《道德經(jīng)》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養(yǎng)了我的心靈。有時候奮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這本經(jīng)書,也會讓我抽離生活,工作上的煩惱。《道德經(jīng)》讓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讓我覺得現(xiàn)在的日子過得還挺好的。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5
為充分表達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jīng)》,用不多的字數(shù),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根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chǎn)生、開展、變化的規(guī)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根本思想。雖然文章大局部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jīng)》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guī)律〞。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yǎng),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于國家的穩(wěn)定,但如果站在歷史開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于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于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yīng)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那么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zhàn),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適宜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yīng),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wǎng)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fā)。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
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那么剛。〞
《道德經(jīng)》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nèi)松闹笇?dǎo)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6
這兩周持續(xù)收聽《道德經(jīng)》帶給我最大的變化是,心態(tài)變得越來越平和,對于當下、未來的焦慮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這樣一個小小的美妙的緣分,帶給了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觸動靈魂的深處,激發(fā)我內(nèi)心深處探尋生命的本真的愿望。
從羅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講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計回報”,當時腦海中立刻蹦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我深刻體會到了只有不計回報的付出愛心,內(nèi)心才體會到真正的快樂。我們都知道,父母與孩子的關(guān)系,父母生、養(yǎng)育我們,并未要求有任何回報,只是盼望我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會以同樣的愛去回報他們,這種付出是快樂的,我們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會在學(xué)習(xí)、工作上努力,希望他們引以為豪。在生活方面經(jīng)常照顧,給予他們物質(zhì)方面回報,希望父母能過得更好些,這是遵循了道的規(guī)律,大家生活都很快樂。
同時,我們應(yīng)該保持一顆感恩之心。我能夠走過人生的很多艱險,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正是因為一直保持著一顆感恩之心。雖然因為自尊心太強和嘴巴比較笨拙,我表達的比較少,但因為我能懷著感恩之心站到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我能夠最終跳脫出面臨的困境,將負能量化解殆盡,讓善與愛的正能量不斷傳遞。
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來美也可以用來形容心情愉悅高興舒服的狀態(tài)的.意思,惡也不單指丑、壞的意思,還有厭惡的意思。前面兩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個美好的社會應(yīng)是一個遵循自然的社會,人為地去標榜美好的東西,那么全社會都認為是美好地,都一邊倒地去瘋狂追逐那個東西,發(fā)出的都是一個聲音,沒有反對,沒有質(zhì)疑,那么這個社會就是病態(tài)的、邪惡的。我們都認為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車、高富帥,結(jié)果這個社會就危險了,環(huán)境破壞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繼而出現(xiàn)了高失業(yè)率和用工荒的怪現(xiàn)象,就沒人能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F(xiàn)在流行的美容術(shù)明星臉有時我就有認不清人的感覺,要是全社會都是一張臉該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覺得美了……所以老子說高明的管理者是不會過多的干預(yù)他所管理的群體,圣人也不會亂說話亂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動是感染影響周圍的人,有了名氣、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為沒被這些外在的東西限制、牽絆,所以總是能灑脫從容。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做一個無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終堅信:“越努力越幸運”!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7
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寫道:善如水,水善萬物不爭,處人所惡,所以幾乎是道。居善地,心善淵,善良善良,言善信,政治善良,事善能,動善時。丈夫不爭,所以天尤。善如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無私奉獻的。古有云: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水作為生命之源,無私地像萬物一樣獻出它晶瑩的身體,卻不要求任何東西。當炎熱籠罩著大地上的一切,當連片土地相繼裂開時,水變成了另一種姿態(tài),從天而降,變成了雨,滋潤著生物。
水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山中清泉,自然純凈;淡如涓涓細流,清澈透明;淡如一畝方塘,平靜而安靜。水,以其低沉的姿態(tài),穿過崎嶇的土地,從不與人競爭,只默默悠閑地開墾生命之園,流出一首又一首好歌。它沒有虛名浮利,只知道如何安靜而遙遠,悠閑地流向遠方。
水有它寬廣的胸懷。因為寬容,有浩瀚的大海;因為寬容,山林深處有溪流;因為寬容,有一條波濤洶涌的河流。包羅萬象,影布水面,給太陽、月亮、星星一個夢幻的世界。河水不擇細流,所以可以變得深邃,水不擇優(yōu)劣,而是以寬容的`心態(tài)接受一切,洗凈除塵。
水謙虛,虛懷若谷。水以最低的姿態(tài)穿過蜿蜒的土地、山脈和河流,俯身親吻那片土地。即使在最高的地方,它也會找到一個縫隙,跳起來,然后摔碎,回到它賴以生存的住所,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瀑布。水從不驕傲,即使用它的身體喂人們需要的大米,也默默地流動,教大米即使豐富的頭,謙虛地充滿新鮮的食物等待人們的豐收,只是讓人們每天吃三餐。
水不僅是我們生命的源泉,也是我們生活的榜樣。人的心就像水。在淡泊以名志、寧靜以至遠的淡泊中,陶醉于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漫步于水流低吟的悠閑優(yōu)雅中,靜靜地聽著流水,思考著人生哲理。
善如水,以其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寬容大、虛懷若谷的精神,詮釋人生品質(zhì),將永遠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無法企及的高度。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8
最近我在看一本非常富含哲理的書《道德經(jīng)》,要物體享受就得靠錢,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講究天人合一,神游太虛,而道德經(jīng)就完善的詮釋了這一點。 道德經(jīng)全書僅五千字,但字字珠璣。就拿第一句話說吧:"道可道,特別道。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能說出來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義嗎?道德經(jīng)中有這么一個小故事:楚國有一棵大樹叫"朝生,對他來說,四千年只是一個春季。在越國有一只神龜叫"暮菌,對它來說,四千年不過是幾個時辰而已。但人們卻認為彭祖壽命長,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豈不是壽命極短?假如人們在遠古指天叫"夷,指地為"希,那現(xiàn)在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
所以他告知我們,名稱是虛無的,不要去強求等級名稱,順其自然不是更好嗎?看,短短一句話,竟可以有如此淺顯的道理。 道德經(jīng)中還記到,老子在寫完道德經(jīng)交給尹喜,出關(guān)之前曾跟尹喜說:"你讀完后,要把道德經(jīng)全忘了才行。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應(yīng)當牢牢記住才對呀!正由于文字把深理束縛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見到深理。 六祖惠能身為住持卻不識字,但他卻說:"我用手指月亮,你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我的手,我的手是用來指導(dǎo)你看月亮。的確,文字只是用來襯托深理的。 現(xiàn)在,體會到道的博大精深了嗎? 其實,道就在我們身邊,但它卻看不著,聽不著,聞不著,摸不著。只能專心體會,而道德經(jīng)便是這么一本體會道的工具。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9
《道德經(jīng)》是法國作家主義哲學(xué)家克里斯特洛夫曾經(jīng)說過的一段話,它是對人生最有價值的思考與總體看法。
《道德經(jīng)》是一本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是我國古代最著名、最有價值的文學(xué)作品。作者以道德經(jīng)為主線,以道德為主線,通過對道德、法律、道德三大主題思想的描寫,闡述了中國古代的道德經(jīng)的發(fā)展史,提出了道德經(jīng)的價值取向。其中的道德經(jīng),是一種道德規(guī)范,它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道德”,一是“道德”。
“道德”這個詞的意思是:人類的行為就是道德規(guī)范。
有道德的人,就是尊敬自己的父母、老師和長輩。他們從小就教導(dǎo)子女,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尊敬師長、團結(jié)同學(xué)。他們從小就告誡自己,要做有道德的人,要做一個道德的.人。
“道德”就是尊重他人、互諒互愛。在現(xiàn)在,道德經(jīng)常教導(dǎo)我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道德就是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橋,這座橋可以幫助你,你就是這座橋上的人。
道德,就是在你遇到困難時給你幫助的人。
道德,就是在你傷心時,你安慰自己的人。
道德就是在你失落時,你的朋友在你身邊。
道德,就是在你遇到困難時,幫助你的人。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10
道德經(jīng),就是一個人從某個時期或某個階段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個道德品質(zh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事的基本道德原則。
《道德經(jīng)》講述的是一個有著十分深刻的道理的道德故事,道德經(jīng)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圣人,是中國古代圣經(jīng)中的第一部古代儒家經(jīng)論體系。它是以“道”字貫穿全文的,是以“仁”字為基本要求和核心的一部分,也是道德經(jīng)的一大特色。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道德的認知,孔子認為的道德就是道德。在道德的基礎(chǔ)上,孔子還把這句話告訴了我們,道德就是“愛國,誠信,友善,敬業(yè)”,“孝”,“愛”,“敬”等?鬃诱J為道德就是要對自己的.祖國,對親人,對朋友,對所有人,對社會負責,不管是對別人,對國家,都要以愛國主義為基礎(chǔ)。
道德是每個人心中的一盞明燈;
道德是一個人的品質(zhì);
道德是每個人的思想品行。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11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傳統(tǒng)教育講座,并閱讀了《道德經(jīng)》這本書,對與老子闡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對道的理解和認識
書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這個特有的名詞,闡述了他對規(guī)律的理解。在《道德經(jīng)》里,道指的就是規(guī)律。而道家思想對規(guī)律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guī)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睂Υ(guī)律的根本態(tài)度應(yīng)是“充分尊重規(guī)律,然后才利用規(guī)律!边@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xué)根據(jù)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范圍。
二、無為的思想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去干擾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無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處無為只事,行不言之教”。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夠依照客觀規(guī)律,處理事情要不違背事物發(fā)展的本質(zhì)。第三章進一步闡述無為,他既不講人性惡,也不講人性善,而說人本來是一張白紙,是純潔質(zhì)樸的。不要去貴難得之貨,不去尚賢,不見可欲,保持人們的本性。
三、以無私來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把這種無私精神理解為“不爭而善勝”。遇到事情退讓無爭,將自己置與度外,反而能保全身。這與第八章講水的特性又緊密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來比喻人,來教導(dǎo)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備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力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奪名利,這就是老子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我們在集體工作時不要計較個人的得失,都一心為工作。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團隊精神,正是團隊成員的.無私精神,才能成就我們的事業(yè),我們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這不正是“以其無私成其私”嗎?
四、修身——正確的處世態(tài)度
第九章,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tài)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恃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這樣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fā)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這里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第十章,也是講的修身,這一段用了六句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必須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guī)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
第十六章,老子主要講認識世界,當然也包括認識人生。其基本態(tài)度是“致虛”“守靜”“歸根”“復(fù)命”!爸绿摌O”是要人們排除一切物質(zhì)的誘惑,回歸到靜的本性,這樣才能認識道,而不是為了爭權(quán)奪利而忘了道。既然事物的發(fā)展是變化循環(huán)的,所以要不變以應(yīng)萬變,為了遵循這一靜的原則,就不要輕舉妄動,變革不如保守安全。把這一原則應(yīng)用到生活方面,他認為無為就能不遇到危險。
這與我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我要怎么做?從一開始,我的生活就面臨很多選擇,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時候,就去胡亂選擇,導(dǎo)致事情的發(fā)展一步步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開始,就能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也許事情就不會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學(xué)習(xí)了《道德經(jīng)》,能體會到的道理很多,關(guān)鍵在于如何運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去。我們學(xué)習(xí)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老子的思想,而是希望通過他的思想去體會人生的道理,去正確的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多一分靜氣,真正能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12
前幾日在松花江邊看到一位退休的老者,以水為墨,在人行的方磚上信筆由韁,從《道德經(jīng)》的部分選章到《滕王閣序》,從行書到隸書,揮灑自如惹得行人頻頻駐足稱贊。想起小學(xué)二三年級時,我也是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拎著小水桶,拿著大大的毛筆在樓下的方磚上依照老師的要求練字,大約有兩年的時間便放棄了,現(xiàn)在看到這位老者習(xí)字,不免對自己當時的決定有些遺憾,但更多的是想繼續(xù)提筆的手癢。于是,一直留在老者身邊觀其筆法和內(nèi)容。
筆下《道德經(jīng)》的一段話,引起我的深思。繼而又重溫了這本書。
《道德經(jīng)》眾所周知,通篇雖只有五千余字,卻是字字珠璣,內(nèi)容包羅萬象,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xué)、軍事哲學(xué)、人性修養(yǎng)等等。我無法將書中所有的道理一一感悟,就將我在老者筆下看到的這段話,拿來與大家分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币馑际钦f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yīng)像水一樣。水滋養(yǎng)萬物、造福萬物卻與世無爭,水總是處于人們所不愿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則。我認為,我們學(xué)習(xí)的就應(yīng)該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不所不得。是故“居善地,心善淵,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 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卻不求回報。
說水為道,水,大千世界最普通又最神奇的.存在,它可以純凈的清澈透明,亦可污濁的混沌黝黑!吧仙迫羲苯(jīng)常聽到這個詞,來到我們統(tǒng)計調(diào)查隊,我常想,我們的工作性質(zhì),即為水,不出假數(shù)、符合趨勢可謂“清水”,而捏造、編造數(shù)據(jù)可謂“濁水”。作為我們統(tǒng)計人,“上善若水”,也定是那一水清泉,能夠滋養(yǎng)萬物。
但是,孔子的一段話,讓我對“上善若水”有了更廣闊的理解。水,如是也。
孔子說:水有五種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養(yǎng)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長,遵循自然規(guī)律,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向幾百丈山澗毫無畏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量見多少,不用削刮(不會隱瞞正確的觀點,違心地趨附別人),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fā)源必自西,歸宿必處東,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凈,又好像善于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觀(觀察、體會、感悟、效仿)。
如此有德、有義、有勇、守法度、正直、明察、立志、善于變化的水,又何懼它洗滌萬物后自身污濁不堪的外表呢。何況,普通和平常,才是世間最主流的方向。
就像每一次看完《感動中國》,每一位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們簡簡單單的生活,卻散發(fā)著無限光輝和正能量,他們的事跡是可敬的、他們的精神是高尚的,所謂“上善若水”定是如此,他們把中華民族樂于奉獻、助人為樂的光榮傳統(tǒng)簡單直接的傳承,感動在霎那間匯聚在一起,散發(fā)一股無限的力量,強烈的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沖擊著我的每一根神經(jīng),直到了感動淚水的落下,而后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會使我們也要這樣簡單、無畏的生活,其實我們統(tǒng)計人追求的不也是這種簡單的執(zhí)著么。
如果說“上善若水”是志士仁人崇尚的道德境界,那么“厚德載物”就是對品行的最好詮釋了!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美好的品德像水,而偉大的胸懷則像大地一樣,能夠承載和包容萬物。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一個“滋養(yǎng)”,一個“包容”。具體到我們個人的身上,如此美德賦予了我們?nèi)嶂袔,堅不可摧的強大生命力。無論在哪里,無論做什么工作,只有把重品行放在生命中的重要位置,恪守道德底線不動搖,才會安身立命。這種“上善若水”的平和,“厚德載物”的敦實,讓我們的內(nèi)心充實和沉穩(wěn),讓我們的道德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13
老子的哲學(xué)被稱為“智者的低語”、“滋潤心靈的甘泉”。人們看事物多是從正面看,而老子卻是從反面看。其中“以柔克剛”,就是老子哲學(xué)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世上競爭者取勝之道。
自古以來,一般的教誨都是:人應(yīng)當表現(xiàn)堅強,不表現(xiàn)柔弱;應(yīng)當表現(xiàn)聰明,不表現(xiàn)愚魯。而老子的觀點則反其道而行之:可表現(xiàn)柔弱,不表現(xiàn)堅強,可表現(xiàn)愚魯,不表現(xiàn)聰明,無為、無我、無欲、居下、清虛、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一種驕敵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極高計謀。自己示弱,可以俠敵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剛”者,鋒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為“柔”者所敗!大柔非柔,到剛無剛!
在身體上,牙齒最硬,可謂“剛”,而舌頭則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紀大了,牙齒都脫落,而舌頭完好,這是為什么?大樹比小草剛強的多,但時,當臺風來的時候,大樹經(jīng)常連根拔起,而小草卻安然無恙;風無形無體,卻能夠拔屋倒樹;水可方可圓,可謂至“柔”,卻能夠懷山襄陵。這不是說明了剛強的未必是強,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強嗎?
《素問經(jīng)》上說,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這既是立身之本,也是處世之良方。天文地理,各有專著論述。在為人處世這方面,道家可謂擊中要害。所以司馬遷寫《史記》時,談?wù)摿酥T子思想的造旨,并歷數(shù)了儒法墨等諸家長短,卻惟獨對老子的道家思想褒而不貶。
《道德經(jīng)》雖然只有五千多字,卻揭示了為人處事中極奧秘的觀點。一句“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便揭出了世上競爭者取勝的訣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對萬事生長歷程看得何等深刻,概括得何等精辟,讓人感到它們的任何注釋都是多余累。
或許你以為只要自身端正,名正言順,就可以以正壓邪,什么事都好辦,其實不然。在嚴酷的現(xiàn)實中,卻容易處處碰壁,事事不順。這時你不妨看看《老子》。它并不要求人們消極遁世,它貌似出世的書,談的卻盡是入世的道理。只不過儒家是直接的,老子則主張以迂回達到目的,老子則認為“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這些話說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個天下競爭之術(shù)化為藝術(shù)的智者。
有時,你采用采用儒家直接、法家強權(quán)的方式,與人爭強勝斗勝。結(jié)果呢?也許表面上你勝利,痛快淋漓地將對方休落甚至痛打了一頓,可事實上,這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埋下了更大隱患,無形中給自己留下更多障礙。它們對事業(yè)的損害,將大大超過那一時的風光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強對強的手法有時行不通;而迂回的、間接的、柔弱的方式也能達到目的,戰(zhàn)勝強者,而且不至于留下隱患,何樂而不為呢?大智惹愚,大巧若拙,大方無隅,大音稀聲,大象無形都是深奧而又檢樸的道理。為人處事,或與人競爭中,只圖一時快意的以強壓強,都是一種有隅之方,有聲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實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這樣的,它能做到全無形跡之嫌,全無斧鑿之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比崛,柔弱,天下萬事萬物,歸根結(jié)底,莫不是以至柔克到剛。能克剛之柔,難道不是更剛嗎?大柔排柔,至剛無剛。
其實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儒法并不是截然相對立的,入世出世,而且應(yīng)該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如此,才能既做出壯烈奮進的事業(yè),又可保持寧靜謙退的心靜。拿得起,放得下,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老子說:“善用人者,為之下!边@可是對領(lǐng)導(dǎo)用人之術(shù)的至理名言,可古今會意者又有多少?曹操深知此之重,赤著腳去迎許攸,得以火燒烏巢,大破袁軍;劉備也知此理,三顧茅廬去請村夫諸葛亮,得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共產(chǎn)黨人也明此理,將軍與士兵同食同宿,終克天下。相反,如果領(lǐng)導(dǎo)者只知用嚴刑酷法來維護自己神圣的尊嚴,既使讓臣民敢怒不敢言,道路以目,他的部下會給他賣命?他的天下會長久?
中國有古訓(xùn):得人心者得天下。試問,不以懷柔來安撫人民,又怎可得人心?田氏小斗進米而大斗出而施惠于民,結(jié)果歸之如流,終以田氏代齊。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不得以而用之!蹦闷苼龅群脩(zhàn)者不明此理,自恃武力強大,窮兵黷武,最后“世界主人”末做成,反例被囚于孤島。悲夫!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語言是無法表達一切道理的。了解“道”的人無法很明白地向不了解的人語明白,就像明眼人無法向瞎子解釋什么是顏色(這句話個人不是很看好——轉(zhuǎn)者注)。言者不知,知者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所以,理想的人格是:挫銳、解紛、同塵、無為、無我、無欲、居下、清虛、自然、含斂光輝。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14
林語堂曾經(jīng)這樣說過:"對于《道德經(jīng)》,許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于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nèi)粗讀了一回讓國內(nèi)國外深化討論的《道德經(jīng)》,要寫出一篇震動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jīng)》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特別道;名可名,特別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定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于身,免禍于社會的圣人之道?傻乐溃擅鞘ト怂兄,所求之名,特別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定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潔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趕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唯恐大多數(shù)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認為《道德經(jīng)》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行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或許我們會悄悄地看細水長流。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15
《道德經(jīng)》一書是老子的著作。它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它向人們詮釋哲理。從古至今它影響著很多的炎黃子孫,并且?guī)е袊盼幕木枳呦蛄耸澜纾蚴廊苏宫F(xiàn)了中國元素。
在我校開展了學(xué)習(xí)《道德經(jīng)》的熱潮。剛開頭是枯燥無味的,可是在反復(fù)的朗讀背誦下,我的求知欲開頭蠢蠢欲動。就像有一只無形的手牽引我走向另一個世界。道可道,特別道;名可名,特別名。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向世人詮釋了同為道卻又行不同道。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由不同的走法的,一是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圣人之道。另一條是追求外在名利的常人之道。行走下來卻又擁有不同的人生,而我們走的又將會是什么道呢? 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在努力的學(xué)習(xí),不停的前進,或許身心具疲,卻不敢放慢腳步。把本應(yīng)屬于我們的歡樂丟失,這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常人之道,只為求功利之名。究竟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所以我們選擇了必需走好我們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圓滿吧!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自古有和無的對立和統(tǒng)一是現(xiàn)實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無論從世界本體上確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有無欲望的本身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專心去感悟才會擁有大的才智,才會更好的轉(zhuǎn)變自己去為轉(zhuǎn)變世界貢獻自己的力氣。
在《道德經(jīng)》這五千余字中,它向我們闡述了,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具有無限的潛在力,同時也為人類樹立了行為準則"仁、義、禮、智、信這些美德是人類靈魂的精華所在,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為就要為于社會于人類有益的事,不為就是不做那些損害社會損害大自然的事。遵循自然之道才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人們只有秉承就先賢得美德,人類的文明在會在欲望中得到升華。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 16
《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來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經(jīng)》以外被翻譯的最多的經(jīng)典名著。通過為期一年的學(xué)習(xí),我對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體會,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講究無為而治。如書中所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說人們相互之間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間并無交集,只有四周的雞犬之聲能夠聽到。老子盼望國家根據(jù)小農(nóng)經(jīng)濟進展,人們的生活自給自足且不需要社會交際,以此來避開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導(dǎo)致國家裂開的消極心情。假如我們單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無為而治貌似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我們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平凡未嘗不是一種幸福。隨著我們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頭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數(shù),而少私寡欲生活過得平平淡淡,沒有大起大落,有一顆安靜的心其實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和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處在人們所厭煩的地方但是更接近于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眾人的事而不與爭,處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們敬重的。我們生于這樣一個快節(jié)奏的世界,有時候可能需要愛護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愛的事?墒俏蚁胝f,關(guān)心他人保持謙卑的態(tài)度也未嘗不行,或許你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是回報卻是無窮的。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這句話是說把自己當做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當做自己的生命來疼惜,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給他了。我們中國目前仍處于進展中國家,復(fù)興之路還有很長要走,而我們正處在國家的`頂端,我們需要為國家的利益不懈奮斗,貢獻出我們當代高校生的力氣。"少年強則國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道德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xué)系統(tǒng),它通過做人處事以及治國方針向我們闡述了我們應(yīng)當保持己身,且長且久等道理。我們生于一個從面對面交際向全面數(shù)字化科技化互動的過渡時期,所以我們更需要堅持《道德經(jīng)》里做人處事的道理并且沿襲發(fā)揚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使之始終保持我們中國的特色甚至引領(lǐng)世界。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感悟心得】相關(guān)文章:
道德經(jīng)心得14篇11-13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感悟01-10
道德經(jīng)心得(合集15篇)11-13
道德經(jīng)心得體會05-24
道德經(jīng)心得體會08-19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09-22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12-14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02-16
《道德經(jīng)》讀書心得范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