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讀書心得 推薦度:
- 《論語》讀書心得 推薦度:
- 論語的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論語心得》的心得
讀《論語心得》的心得1
前幾年和朋友聊天,聊著聊著,有的時候就會聊到于丹。朋友在北京,是學(xué)術(shù)圈里的人,先秦經(jīng)典讀得爛熟,也有普及國學(xué)的想法,每每談到于丹,他總是一臉的不屑,對她的解讀嗤之以鼻。我在網(wǎng)上聽過一期于丹的《論語心得》,只覺零零碎碎的議論鋪天蓋地,云里霧里,由盤古而之孔子,由孔子而之陶淵明,實在不知所以,也就沒再聽下文。直到后來,我迷上了《論語》,找了很多相關(guān)的書來讀,于丹的《論語心得》也算是其中的一本。
說實話,《論語心得》不能算是正兒八經(jīng)的著作,七篇講稿各成一章,后面附上《論語》的原文,里面又夾了七八張畫,筆致疏朗淡遠,倒也可觀,只是看不出與儒家的'關(guān)聯(lián)。如此雜湊出來的一本書,卻成了盜版書攤上的搶手貨。若是因為《論語》本身的魅力經(jīng)由于丹的語言文字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讓觀眾讀者感受到了蘊藏在經(jīng)典之中的精神偉力,這還真是件可喜可賀的事兒。
我怕受先前印象的影響,翻開《論語心得》的時候,盡力一字一句的讀下去,遇到解釋不當(dāng)?shù)牡胤骄吐赃^不深究,即便如此,我還是不到一個小時就看完了這本書。讀完以后,我模模糊糊地記得有一個要解決三個重要問題的國王,一個被強烈的心理暗示殺死的網(wǎng)球明星,一個臺上臺下雙重性格的喜劇演員,就是不記得她所描述夫子的形象。
因為《論語心得》里并沒有具體可感的夫子的形象,夫子的形象已經(jīng)被淹沒在一大堆議論、插話和抒情當(dāng)中,虛化得近乎透明,隨著背景的變幻不斷地改變著顏色。
比如在名為《心靈之道》的第二章,于丹從司馬牛憂無兄弟談起(她沒提司馬牛其實是有兄弟的),然后談到英國的網(wǎng)球明星之死,繼而又舉了一個小女孩用自信贏得關(guān)注的故事,接著又說起了“義”和“勇”,筆鋒一轉(zhuǎn)又談禪理,幾乎是連講了蘇東坡與佛印、茶師與武士兩個故事,最后落到了《論語》給我們一個人生的動態(tài)系統(tǒng)這一結(jié)論上。
當(dāng)然,上面的描述有斷章取義之嫌,但從整篇文字的邏輯上看,也可見其布局謀篇之一斑。通俗點說就是自說自話,簡單的想法,想到哪兒說到哪兒。
這種文字喚起了我的兩段記憶,其一是我讀高中的時候,一到自習(xí),同學(xué)們總喜歡偷偷傳看雜志、漫畫之類的。那些雜志里經(jīng)常就有一些小小的風(fēng)花雪月,小小的心靈雞湯,很能撩撥少男少女們的心弦。其二是去年朋友推薦我讀的奧修和克里希那穆提,他們對宇宙人生深沉的哲思特別能夠打動中年人,引發(fā)他們邁上自我求索的道路。于丹的文字就像是這兩者的一次失敗的聯(lián)姻,通達與稚嫩硬生生捏合在一起,如同老夫少妻,極不般配。
但于丹的成功或許也在于此,她借《論語》之題發(fā)揮,中間穿插有趣的故事,最后又都歸結(jié)到一些所謂的普世哲理上,如喚回信心、放下煩惱、活在當(dāng)下、萬勿過度等等——如果你讀讀時下有關(guān)心靈哲學(xué)的書籍,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論調(diào)驚人的相似。青年人喜歡的趣味,中年人尋求的智慧,都在她的文字里一一呈現(xiàn),所以才引得萬眾矚目,一時洛陽紙貴。不過于丹的成功是不可復(fù)制的,老夫少妻幸福如楊振寧和翁帆也只能有一對。
讀《論語心得》的心得2
暑假里,我讀了《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于丹老師在書中告訴我們《論語》的真諦,就是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其中最讓我受益匪淺的一章是“天地人之道”。它告訴我,只要你能記住“恕”這個字,就會終身受益。
“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蹦阕约鹤霾怀傻氖虑椋筒灰獜娖葎e人做。做到這一點就夠了。言外之意就是,別人給你造成的傷害,你也應(yīng)該寬容。但是真正做到寬容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有一次,陶純課堂上和我說話,我沒睬他,可老師以為是我跟他先說話的,就把我拎到前面去了。下課了,我便和陶純吵了起來,這下我又挨了老師的批評,還寫了檢查,回家后又被媽媽狠狠地尅了一頓,弄得我好幾天心情都不好,F(xiàn)在想想,我當(dāng)時做得多不好!如果我能寬容一點,下課后告訴陶純上課不要講話,而不是跟他吵,就不會給老師和媽媽帶來不愉快,也不會給班級帶來壞的影響。
于丹老師在書中講了個小故事:小和尚和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過不了河,老和尚就將她背了過去,小和尚瞠目結(jié)舌。老和尚過了河就把姑娘放下,和小和尚接著走。走了二十里路,小和尚忍不住了,“師父呀,我們是出家人怎能……”還沒說完,老和尚淡淡地說:“我背過了河就放下了她,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這個故事其實也是告訴我們:該放下時且放下,不是嗎?
所以什么叫“仁者不憂”呢?就是心胸寬闊的人,很多事情他會自然地覺得變小了,不再那么斤斤計較。我們當(dāng)然要讓我們的.胸懷變得更寬廣!這就需要我們學(xué)會寬!
俗話說得好:“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宰相肚里能撐船”,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一顆寬容的心!
我們同學(xué)都是家里的獨苗苗,是家里的寶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圍著我們轉(zhuǎn)。好多同學(xué)從小就知道,我不能吃虧,別人如果欺負(fù)我決不輕饒他!其實,只要大家都有了這個想法,同學(xué)之間怎能沒有沖突呢?讓我們都學(xué)會寬恕,有一顆仁愛之心吧!
寬容一點,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讀《論語心得》的心得】相關(guān)文章:
讀論語心得05-21
讀《論語》心得01-31
讀論語的心得感悟08-22
讀《論語》心得_1500字07-26
讀論語心得體會12-13
讀《論語》心得體會04-06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03-07
閱讀論語的心得03-12
《論語》閱讀心得05-20
論語閱讀心得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