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農民素質現狀的調研報告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培養(yǎng)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已成為時代要求,提高農民素質迫在眉睫。為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民素質教育工作的途徑,我們于近期開展了對農民素質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且深入有關部門對當前農民素質教育狀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做好農民素質教育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我縣農民素質現狀分析
截至2005年底,我縣農村人口共有45萬人,其中壯年勞動力19萬人。據抽樣調查分析,當前我縣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科技素質低下,政策、法制觀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質落后。
1、農民的文化素質偏低。農民文化程度是農民文化素質的重要衡量標準。從抽樣調查的216個對象來看,小學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35.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0,中專文化的僅有4人?梢钥闯觯r村在家務農的勞動力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整體素質偏低,世界農業(yè)較發(fā)達的法國,7以上的農民具有大學文憑,60的青年農民具有中專水平。
2、農民的科技素質低下。目前,農業(yè)生產技能素質正在由掌握傳統(tǒng)生產技能向開始運用現代生產技能轉變,但仍與加快農業(yè)科技發(fā)展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據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縣留在農業(yè)生產領域大多是40歲以上、文化素質較低、思想滯后的勞動力;外出務工或利用農閑時間在本地打零工的農民,從事的大多是“提灰筒”、搬運工之類的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
3、政策、法制觀念淡薄。政策掌握方面,在與村民的訪問與座談中,我們發(fā)現村民對“一號文件”的了解僅止于農業(yè)稅費減免和糧食補貼,對其中農民如何增收、農業(yè)如何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的方法措施則不甚了解;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更是知之甚少,只知道是“一個好政策”,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有什么內容、如何建設、建設成什么樣子,特別是要求農民自身怎樣參與、配合和努力,村民們一片茫然,對于“農機補貼、村村通工程、陽光工程”等這樣帶來間接效益的政策更是一無所知。法制意識方面,有些農民在遇到傷害時,要么懦弱忍讓,要么威言恐嚇,要么暴力相向,要么受到傷害時首選私了了事,不會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從而給自己帶來更大傷害的事時有發(fā)生。
4、思想道德素質落后。當前,封建迷信活動在農村地區(qū)比較常見,農閑時節(jié)農村聚眾帶彩抹牌賭博現象屢見不鮮,不少人相信天命,相信迷信,封建意識在農村尤其是偏遠地區(qū)仍比較濃厚。同時,農戶之間缺乏團結互助精神,小偷小摸、順手牽羊的事情時有發(fā)生。
二、造成農民素質低的原因分析
據調查分析,造成農民素質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農民自身的原因,也有素質教育方面的原因。
。ㄒ唬┺r民自身的問題和原因。主要是三方面造成農民缺乏學習主動性,影響素質提高。一是目光短淺,存在短期行為。大多數農民包括一部分基層干部對自身素質狀況不能正確認識,缺乏憂患意識,形成了觀念上的近視。相當一部分農民只看眼前利益,輕視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的學習,認為學習技術耽誤生產,上學還得花錢,搞生產多少能掙點錢。二是小農意識濃厚。大多數農民安于現狀、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追求自給自足的生活。尤其對那些年齡偏大的農民來說,只會沿襲傳統(tǒng)種植辦法,在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中,既想致富,又不敢擔風險,不同程度的存在著“等、要、靠”思想,把農副產品的銷售、價格的提高、市場風險的規(guī)避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倡導什么,他們就種植什么,缺乏發(fā)現市場的敏銳性和捕捉機遇的能力。三是自身封閉。部分農民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整天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視野狹窄,以“小家”為中心,得過且過,既不主動了解政策、學習政策、研究政策,運用政策來引導農業(yè)生產,也不愿學習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ǘ┺r民素質教育工作方面的原因。多年來,為提高農民素質,農業(yè)、科技、文化、教育等相關單位做了大量服務性工作,政府相關部門通過辦班培訓、示范帶動、開通農業(yè)直通車、送科技下鄉(xiāng)、開辟農業(yè)專欄等,為農民提供多渠道的農技推廣和教育培訓服務,但對農民教育工作的滯后和不足,使得農民素質未能盡快、有效提高。
一是教育工作分部門開展,缺乏總體部署。目前,我縣承擔農民培訓任務的有農廣校、農業(yè)局、科技局、教育局、扶貧辦、黨校、團委、婦聯等八家單位,各單位的上級業(yè)務部門都安排了培訓任務。由于缺乏總體規(guī)劃,統(tǒng)籌安排,辦班培訓時都是各自為政,培訓內容、對象往往出現重復交叉。而“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無論哪個部門到鄉(xiāng)鎮(zhèn)辦班,鄉(xiāng)鎮(zhèn)都得組織一次,加大了組織難度,難于取得實效。
二是科技培訓鏈有斷點,培訓方式有待改進完善。一個完整的培訓鏈是由縣農業(yè)、科技部門辦班培訓村組干部、科技大戶、
【縣農民素質現狀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縣中小學德育現狀的調研報告08-24
城市中農民工生存現狀調研報告04-30
縣有機肥資源利用現狀調研報告08-24
就業(yè)現狀調研報告11-29
農村現狀的調研報告01-06
留守兒童現狀調研報告08-24
留守兒童現狀調研報告03-18
食品安全現狀調研報告07-24
信息化現狀調研報告01-03
農民合作社調研報告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