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公共服務型政府的研究綜述

公共服務型政府的研究綜述

時間:2023-02-24 14:33:23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公共服務型政府的研究綜述

    引者按:這是一篇比較全面地論述我國公共服務型政府研究的綜述。讀后深有體會,尤其是參與其中某些重要的研究過程,更能體會到在我國提出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艱辛過程。特轉載,以享關心中國改革的有志之士。
     ●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是我國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必然選擇,當前中國經濟改革的重點是政府改革。必須搞好職能分離和轉變,把政府職能集中到宏觀調控、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
     ●所謂公共服務型政府,就是以民為本,為人民服務,讓政府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民的公仆。它必須是一個無私的政府,一個沒有私人利益的政府,一個最小化的政府,一個民主的政府。
     ●政府必須透明、公平、公正、廉潔、高效。
     ●公共服務型政府的主要職能包括制度供給服務、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務、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主要任務是把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作為各級政府的核心職能,改革完善投融資型財政體制,加快建立公共服務型的財政體制,公開政務、公開政情,實現法治政府,合理確定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加快政府治理結構創(chuàng)新,大力發(fā)展民間組織,并通過轉變政府職能,解決好“越位”、“錯位”、“缺位”問題。
     ●從我國國情出發(fā),要建立符合本國、本區(qū)域特點的公共服務模式,探索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共服務體系。
     
     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我國政府改革的思路逐漸明晰。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職能歸結為四項內容: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專家們一致認為,真正使政府改革進程發(fā)生實質性改變的是××年的非典事件,它使中央和各級領導深刻地認識到,推動經濟發(fā)展,絕不能以忽略社會發(fā)展、犧牲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代價。
     今年月日,在全國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要求:“繼續(xù)改進經濟調節(jié)和市場監(jiān)管方式,更加重視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各級政府要把財力物力等公共資源更多地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傾斜,各級領導干部的精力要更多地放在推進社會發(fā)展和解決人民生活問題上。”這是自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之后,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對各方面專家關于建立服務型政府的論點給予跟蹤介紹。
     一、政府職能轉變的社會經濟背景
     在我國目前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中,政府行為,如政府的越位、缺位、錯位和補位所引發(fā)的社會、經濟問題已經引起重視,在經濟改革如火如荼之際,政府的改革也急需要提上日程,以跟上并促進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中國科學院國情中心胡鞍鋼提出,中國目前正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和“一個最不公平的時代”;中國需要社會進步就必須改革,不僅是經濟改革,還需要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中國的改革與進步有賴于政府的改革與進步。
     (一)為什么一定要轉變政府職能
     綜合專家的意見,大致以下幾點:
    、苯ㄔO服務型政府是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客觀需要。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國際經濟競爭更加激烈。哪里政府管理規(guī)范,投資成本低,辦事效率高,服務環(huán)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實現大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政府部門精簡機構,轉變管理方式,實現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的轉變,加快從“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補位”,嚴格按照規(guī)則辦事。多年來,一些政府部門習慣于審批蓋章、決策處分,權力高度集中,在管理理念、職能配置、政策法規(guī)、行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與世貿組織規(guī)則和市場經濟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因此,必須搞好職能分離和轉變,把政府職能集中到宏觀調控、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所陳淮認為,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改革,應對“入世”挑戰(zhàn),我們面臨的一個迫切之需是“改政府”。
     ⒉建設服務型政府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能無所不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只是市場規(guī)則的制定者和市場環(huán)境的監(jiān)管者,而無論規(guī)則制定還是市場監(jiān)管,都是為市場、企業(yè)、公民提供服務的。政府的職能范圍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須由指揮經濟變?yōu)榉⻊战洕,管理目的在于糾正“市場失靈”,彌補“市場缺陷”。只有這樣,才會有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xù)快速協(xié)調健康發(fā)展。
     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是我國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必然選擇,當前中國經濟改革的重點是政府改革。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林凌教授認為,改革推進年之后,大量容易改革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舊體制的遺留問題和新體制形成的矛盾集中起來。過去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企業(yè),目前的改革已經聚焦到政府。很多問題如果不從政府改革開始,就解決不了問題。
     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遲福林教授認為,經濟發(fā)展的主體是企業(yè),政府不應當也不可能再充當經濟建設的主體力量。從政府主導型經濟向市場主導型經濟轉變,是市場化改革的必然趨勢。
     政府實際已經阻礙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發(fā)展。中共中央黨校周天勇教授指出,目前,各級政府決定生產建設取向、包攬一切事務、行政審批等色彩仍然很濃。有人稱之為國家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獲利途徑審批化、審批方式和環(huán)節(jié)復雜化。
    、成鐣D型和社會發(fā)展失衡要求政府轉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嚴重失衡,并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國家電力監(jiān)管委員會副主席邵秉仁將之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城鄉(xiāng)失衡:突出地表現在農村人口比重過大,城鄉(xiāng)之間發(fā)展不平衡日益嚴重。地區(qū)失衡:我國東中西地區(qū)經濟發(fā)展?jié)u次落后。產業(yè)失衡:我國第三產業(yè)一直比較落后。貧富失衡:城鄉(xiāng)、地區(qū)、行業(yè)和各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財產的集中度提高。
     胡鞍鋼提出,社會失衡還有兩大表現,一是大規(guī)模破壞生態(tài)、制造環(huán)境污染,以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為代價實現高速增長。二是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增長速度明顯超過經濟增長速度。
     而轉變政府職能是解決發(fā)展失衡的關鍵。邵秉仁認為,相對于其它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嚴重滯后,離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完善的行政管理體制目標還有較大差距。要解決發(fā)展失衡問題,其關鍵是明確政府的職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經濟的范圍,切實把政府工作重點轉變到經濟調節(jié)、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市場監(jiān)管上來。
     ⒋建設服務型政府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民主政治建設進程的加快,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法制意識、競爭意識和參政意識不斷增強,對政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由于長期的慣性影響,無論政府機關還是公務員,在履行職能過程中都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推諉扯皮,效率低下以及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現象屢禁不止等等。這些問題解決不好,人民群眾就不會滿意,政令就不能暢通,也就無法實現民富國強。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博士認為,目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僅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遇到的迫在眉睫的改革,也是牽動全局的關鍵性改革。首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否到位,是否能夠建立一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現代政府,已成為關系到中國經濟安全的重大問題;其次,這方面的改革滯后已成為中國經濟進入新的循環(huán)和增長方式升級的瓶頸;第三,這方面的改革滯后已成為干部落水的一個制度原因,成為抑制干部隊伍健康成長和執(zhí)政為民的重大隱患和障礙。
    。ǘ┠壳靶姓芾眢w制中存在的問題
     ⒈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薄貴利認為,從總體上看,我國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同中央的要求和群眾的需要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對公共服務職能重視不夠;公共服務投入嚴重不足;公共產品分配不公;公共服務體制僵化,質量不高,亂收費現象嚴重。以教育為例,年,我國財政性教育投入占的,即使是與年巴西、馬來西亞、泰國等發(fā)展中國家、、的財政投入相比,也存在著巨大差距。
     ⒉強調經濟政績。在以經濟增長論英雄的觀念的長期主導下,公共服務理念并未引起一些地方領導的足夠重視。陜西某縣一位常務副縣長承認,縣政府每年要召開~次常務會議,主要都是研究招商引資、上項目、征地、籌措資金、經濟規(guī)劃等問題,只有兩三次涉及公共服務方面的事。
     陜西省行政學院教授王嘉讓在調查中發(fā)現,地方政府始終存在強烈的經濟政績沖動,總是把經濟發(fā)展置于首位,忽視公共職能的發(fā)揮。上一級政府為了實現自己提出的發(fā)展目標,總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向下一級政府下達各種經濟指標,出現層層加碼、級級下壓的態(tài)勢。王教授還透露,××年陜西省某縣向鄉(xiāng)鎮(zhèn)下達的經濟指標,就有果品新栽任務和優(yōu)果率、蔬菜新種植面積和新建大棚數、奶牛新增頭數、奶山羊新增只數、大棗新建示范園和新栽任務、鄉(xiāng)土人才開發(fā)數、新建示范基地數和示范戶等多項。面對如此繁重的任務,民政、司法等干部也要包村、包組,公共服務自然被放到了一邊。
    、池斦С霾缓侠怼D壳拔覈呢斦w制還基本上是“建設財政”,用于經濟建設的費用明顯偏高,而用于社會服務的費用偏低。公共支出被大量用于政府沒有比較優(yōu)勢的用途上,過多地進入了競爭性和盈利性領域。因此,必須進行公共財政體制改革,把生產投資型財政轉變?yōu)楣卜⻊招拓斦。要大力壓縮非公共性的財政支出,堅決杜絕政績工程、首長工程、獻禮工程等與本地經濟社會發(fā)展關系不大的項目支出,將財政支出的重點轉向公共安全、公共衛(wèi)生、公共教育、社會保障和基礎設施方面。
     以上現象、問題的出現就更強調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性。
     二、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定義、特征、意義
     (一)什么樣的政府才是公共服務型政府
     溫家寶總理指出:“公共服務,就是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包括加強城鄉(xiāng)公共設施建設,發(fā)展社會就業(yè)、社會保障服務和教育、科技、文化、衛(wèi)生、體育等公共事業(yè),發(fā)布公共信息等,為社會公眾生活和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提供保障和創(chuàng)造條件!边@是對政府公共服務范圍的新概括,是對建設服務型政府內涵的新界定。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下面的一段講話更是涵蓋了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全部職能,他指出:“職能轉變是我們政府改革的一項重大任務。我們要轉變政府職能,把應該交給企業(yè)、中介機構、市場的事情交出去,政府集中精力抓大事。抓什么大事呢,抓好兩個‘四’。第一個‘四’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四項指標:經濟增長、居民就業(yè)、物價水平、國際收支平衡。我們不光要注意經濟增長,還要注意就業(yè)問題,所以我們提出了積極的就業(yè)政策。第二個‘四’是政府職能的四條: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公共管理、社會服務。政府職能要從對經濟的直接干預跳出來,變?yōu)閷洕暮暧^調節(jié)。第二項任務是市場監(jiān)管,要保證市場有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huán)境,不能有假冒偽劣,不能傷害群眾利益。對政府職能后兩項任務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恰恰是政府極為重要的職責,恰恰是政府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去年抗擊非典教育了我們,使我們懂得了處理公共突發(fā)事件,搞好公共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就是服務,我們要把政府辦成一個服務型的政府,為市場主體服務,為社會服務,最終是為人民服務!
     在這一問題上,各專家有不同的聲音,但其核心問題是趨于一致的。即所謂公共服務型政府,就是以民為本,為人民服務,讓政府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民的公仆。
     如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院長吳玉宗教授的定義就比較全面:所謂服務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從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內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開的方式給公民、社會組織和社會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幫助,為民興利、促進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服務型政府的服務主體是各級政府,服務對象是公民、社會組織和社會,服務的宗旨是為民興利,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服務的內容是由民意決定,服務的方式是公開透明的方式。
     國家行政學院劉熙瑞教授提出,管制型政府不是只有管制而沒有服務,服務型政府也并非就沒有管制,這兩者之間的核心區(qū)別在于:究竟是官本位還是民本位?究竟是政府本位還是社會本位?究竟是權力本位還是權利本位?這就提出了在三者的關系上,服務型政府要實現由官本位、政府本位向社會本位、公民本位的方向轉變。公共服務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指導下,在整個公民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公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著服務責任的政府。
     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建設“服務型”政府,就是要把“全能大政府”體制顛倒了的政府和人民之間的主仆關系校正過來,建設一個公開、透明、可問責的服務型政府。重要的在于建設對基本人權和對政府權力約束都有明確設定的憲政秩序;這就是說,要按照中共十六大的決定,推進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法治社會。掌握著國家權力的黨政官員必須是可問責的。人民群眾對公務人員監(jiān)督權和罷免權的行使,要通過可操作的法定程序切實得到保證。
     北師大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李曉西教授認為,公共服務型政府簡單的說就是提供公共產品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在這里,首先要明確公共產品到底該給誰服務的問題。最近,很多情況反映有的政府部門掌握的公共產品、生產設施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在為自己部門提供服務,形成公器私用現象。所謂公器私用就是把國家給它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用。
     中國社科院工業(yè)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余暉認為,什么是公共服務型政府,經濟學上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用通俗的語言說,公共服務型的政府就是提供私人或者社會不愿意提供,或者沒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產品的組織。公民把自己的一部分權力讓渡給政府,通過納稅將政府養(yǎng)起來,政府必須幫公民做一些公民做不了的事情。政府提供多少東西?怎么提供?要由公民通過投票的方式解決。規(guī)模大小,干得怎么樣,也要通過民主的程序評定。
     建立一個公共服務型的政府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呢?人們普遍認為,政府必須透明、公平、公正、廉潔、高效。余暉認為,更關鍵的是,一個服務型政府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公共服務型政府必須是一個無私的政府,是一個沒有私人利益的政府。如果一個政府有私人利益,屬于公器私用,就不是一個公共型的政府。公器私用的渠道很多,第一個渠道開辦大量的國有企業(yè),大量地進入競爭性的產業(yè),與民爭利。
     第二,公共服務型政府必須是一個最小化的政府。政府最小化有經濟學道理。首先,政府提供服務是要有稅收的,即有稅收成本的。其次,政府官員不承擔管理失敗的風險。這跟企業(yè)不一樣。企業(yè)經營虧損了,企業(yè)老板必須自己承擔后果,政府官員就不承擔這個責任。所以,政府的規(guī)模越大,意味著損失越大。企業(yè)、市場,還有非政府組織,甚至社區(qū),都是可以來替代政府的。所以政府應該是最小化的,它應該在市場、企業(yè)、社區(qū)、非政府組織干不了的情況下才介入。如維護產權、鞏固國防、裁決,除此之外政府不應該介入其它領域。
     第三,公共服務型政府必須是一個民主的政府。以民為本還不夠,應該強調主權在民。
     從上面各方面專家對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就是要強調公眾、公開和服務,強調以人為本,恢復人民賦予的政府的本來意義。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將對我國下一步的改革進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ǘ┕卜⻊招驼奶卣
     公共服務型政府的特征歸納起來,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泵癖拘浴U侨嗣竦恼。所謂民本就是要以民為本,真正做到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具體來說:一是服務群眾。政府應當從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最具體的事做起,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二是裝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切實對群眾負責。三是深入群眾,時刻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
     ⒉責任性。責任即份內應該做的事,沒有做好份內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擔的過失。公共行政系統(tǒng)中,政府是主體,它和其他公共機構直接或間接地共同行使社會公共權力,提供公共服務;同時也要承擔應付的責任。政府不是全部公共行政機構,其責任和權力也不是無限的。通過分權、放權、授權,處理好政企關系、政事關系、政社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并處理好權力與責任的關系。
     ⒊調控性。宏觀調控是國家主動積極地根據國民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和宏觀經濟計劃的要求,在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計劃、政策及行政手段對國民經濟運行的調節(jié)和控制過程。具體來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經濟是調節(jié)而不是管理,要從對經濟的直接的微觀干預跳出來,變?yōu)閷洕暮暧^調節(jié)。
    、捶ㄖ涡浴9残姓䴔嗔碓从谌嗣,受人民監(jiān)督。政府在行使公共行政權力的過程中,必須規(guī)范行為,依法行政。“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侵權要賠償”,這是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法治政府執(zhí)政的新理念。所謂有權必有責,就是從權力、責任對等的原則來說,享有什么樣的權力,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用權受監(jiān)督,就是要建立與服務型政府相適應的行政審批制度,提高審批工作的透明度,切實加強紀律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健全依法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
    、低该餍。所謂透明,就是實行政務公開,接受社會監(jiān)督,建設“陽光政府”。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特別是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事項,除涉及國家機密、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以外,都應向社會公開,給人民群眾以更多的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增強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只有建立起政務公開的制度,才能把政府和政府官員置于公眾的監(jiān)督之下。
    、秳諏嵭。務實就是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踏踏實實學習,扎扎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一切都落到實處。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影響當地發(fā)展和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上。
     ⒎績效性?冃Ъ凑臉I(yè)績和效率。公共行政成本立于公共財力。也就是說,公共行政依靠公共稅收支撐,就必須核算行政成本,講究行政投入、行政產出、行政績效。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科學規(guī)范部門職能,合理設置機構,優(yōu)化人員結構,實現機構和編制的法定化。健全行政管理法規(guī)和日常工作制度。加快推進政府信息化。
     ⒏廉潔性。廉潔即清廉,清白;不損公肥私,不貪污。廉潔從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加強廉政建設,杜絕腐敗現象,做到用權為公、執(zhí)政為民,決不能以權謀私、化公為私。從機制制度上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蔓延,樹立廉潔型政府形象。
     總之,公共服務型政府是一種全新的政府職能模式,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選擇。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涉及理念、作風、機制、體制的變革與完善,是一項深層次、全方位的工程。把這項工作做好,不但需要明確目標和任務,更需要把目標和任務進行分解和細化,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措施,一一加以落實,這不僅是改革和發(fā)展的必須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ㄈ┙ㄔO公共服務型政府提出的意義
     方栓喜在“以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為重點的下一步改革”的文章中提出:“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提出,是現代經濟社會政府觀念認識的一個質的飛躍,具有豐富的而深刻的內涵。
     ⒈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樹立了最終模式,正確界定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即市場主導資源配置,政府只糾正“市場失靈”,提供市場無法有效解決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政府必須是“有限政府”或“小政府”,必須根據人民群眾的需要確定其規(guī)模,嚴格限定治理成本和提高治理效率。
    、补卜⻊招驼桥c中國的執(zhí)政黨和政府宗旨相一致的政府模式,是法治政府,嚴格依照憲法賦予的有限權力進行治理,所謂“有限權力”,就是政府的權力必須嚴格限定在為人民服務的范圍之內,除此之外,政府沒有其它任何特權和私利。因此這種政府是“陽光政府”,必須實行政務公開,接受人民監(jiān)督。
    、硰纳鐣䦟W意義上說,公共服務型政府是實現社會公正的先決條件,由于擺脫了經濟上的利益之爭,才可以處于客觀公正的立場上,不僅保護精英階層的利益,更強調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
    、磸恼軐W意義上來說,公共服務型政府承認人民群眾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將人民群眾作為真正的建設者,為其提供便利條件。政府的本質不在于如何指揮和命令老百姓怎么做,而是老百姓怎么做決定政府如何做好配套服務。“公共服務型政府”對應的社會結構是是“大社會”、“小政府”。
     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改革的關鍵時期,從解決中國突出的經濟社會矛盾出發(fā),為政府轉型提出了一個清晰的目標。改革開放以來,雖然理論界一直認為政府改革重要,但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在認識上沒有突破,所以政府改革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公共服務型政府基本上確認了我國政府改革的起點和終點,并為尋求改革路徑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說是一個觀念上的突破。
     而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則是一場深刻的政府革命。是在新的政府理念指導下,對政府的再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夠真正實現。不僅包括對政治體制的上端,在執(zhí)政黨的理念和組織形式,人大政協(xié)等層面進行改革,還包括對政治體制的下端,對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進行重新優(yōu)化組合。
     三、公共服務型政府的主要職能和任務
    。ㄒ唬┕卜⻊招驼闹饕毮
     政府應該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才能稱為公共服務型政府?這一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⒈制度供給服務。作為秩序化的代表的政府,必須為人們和社會提供社會秩序的制度供給,也就是要為社會制定一個權威的人人必須遵守的制度框架或者制度模式。政府根據人類最基本、最具有普適性的價值如自由、平等、公正、安全、公平、繁榮等來向社會提供制度、執(zhí)行制度和糾正已經過時的制度。政府還應該根據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的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制度供給的內容非常的多。如法律制度、政治制度、財產權制度、財政制度、市場經濟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等。政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服務,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就有了保障。服務型政府最好和最大的服務就是良好的制度供給。
    、蔡峁┝己玫墓舱叻⻊。公共政策是政府為了解決和處理公共問題,達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標,經過政治過程,所發(fā)展出來的原則、方針、策略、措施和辦法。服務型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要從公共性的角度出發(fā),為解決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和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制定政策。如環(huán)境保護、社會保障、義務教育政策、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等。政府在基本制度已經確立以后,其主要的服務就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務。
    、程峁┕伯a品。公共產品是與私人產品相對而言的,它指的是可以被社會公眾共同享用的產品。如國防、公安、司法等。還有一種準公共產品,它是介于社會公共需要和個人需要之間的產品。如教育、社會保險等。從理論上講,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決定了不能通過市場進行分配,而只能由政府來提供。準公共產品的提供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盡可能在政府支持的情況下,讓社會組織來提供,但是政府要做好組織工作。
    、刺峁┕卜⻊。公共服務是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公共產品時的勞務行為的總稱。實際上,它是解決政府如何提供制度供給,如何采取和制定公共政策以及如何提供公共產品的問題。涉及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提供公共服務時的程序、態(tài)度、方式和方法等。服務型政府要求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服務行政理念的指導下,在服務程序、態(tài)度、效率等方面為當事人提供熱情、快捷和周到的服務,而不是冷漠的官僚主義者。
     (二)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主要任務
     簡單地說,政府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人民服務。具體從我國目前的政治體制改革來講,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需要完成的,包括以下幾個任務:
    、贝_立社會目標優(yōu)先于經濟目標的原則,加快完善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為社會提供足夠的公共產品。薄貴利認為,必須把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作為地方各級政府的核心職能。只要各級政府從競爭性市場中退出來,優(yōu)質高效地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就能夠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和環(huán)境,實現全面、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遲福林認為,實現從優(yōu)先于經濟目標向優(yōu)先于社會目標的轉變,是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重點。他認為,要在指導思想上高度關注實踐中突出的重大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迫切需要解決好失業(yè)、收入差距、城鄉(xiāng)差距、社會弱勢群體保障、腐敗等問題,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其次,要建立和完善靈活、有效的社會危機管理機制。從危機預警、各類預案的準備,到危機下的統(tǒng)一、協(xié)調指揮機制建設,都應當作為政府的重要公共職能,加快完善。同時,加大對基礎教育、公共衛(wèi)生等基本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及基礎設施投入。
     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中國轉型時期政府改革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提到:政府應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管好政府應該管而沒有管好的事。也應該把政府不該管的事交給企業(yè)、市場、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大力推進教育、衛(wèi)生、科技、文化等公共事業(yè)改革。但強調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并不意味著一定要擴大政府規(guī)模,也不意味著一定要增加公共支出,由政府來直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應轉變角色,起到促進者、合作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將提供公共服務建立在市場機制、社會參與和政府自身變革的基礎之上。原國家體改委黨組書記張皓若特別指出,貫徹以人為本,千萬不要忽視了占全中國人口的廣大農民,要進一步統(tǒng)籌城鄉(xiāng)經濟社會發(fā)展,加大對農村和農民的支持。
    、惨母锿晟仆度谫Y型財政體制,加快建立公共服務型的財政體制。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現行財政體制存在結構性缺陷,總體上說,還是一個經濟投資型財政體制。政府要退出競爭性投資領域。政府執(zhí)政的第一要務是發(fā)展經濟,但是不能由政府直接去發(fā)展經濟,而是以戰(zhàn)略、方針、法律、法規(guī)、政策等方式,由政府引導投資者、企業(yè)、勞動者去創(chuàng)業(yè)、投資、經營,推進經濟的發(fā)展。同時,要把經濟建設型財政轉變?yōu)楣卜⻊招拓斦榱司徑馍鐣,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安全,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
     公共財政轉型要向五個“公共”方面轉。一是轉向公共安全;二是轉向公共衛(wèi)生,這點在危機中體現得非常充分;三是轉向公共的教育與職業(yè)培訓;四是轉向公共的救濟體制;五是轉向公共便利,公眾作為社會人,必須享有的公共便利包括交通、電力、橋梁、通信等基礎設施。財政應該集中力量在這五個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劉國光教授認為,實現以人為本,普遍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福利,我們還得在社會公共需要的領域加大國家資源的投入,要從那些不屬于社會公共需要的領域抽身,逐步把經濟建設型財政轉變?yōu)楣卜⻊招拓斦?br />      遲福林認為,目前,社會發(fā)展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沒有明顯增加,公益性投資項目中,衛(wèi)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yè)、教育文化等所占比例過小。為此,應當加快建立公共型財政體制,構建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制度基礎。目前,完善公共型財政體制,應當從解決最緊迫的問題入手:一是要重構國家對公共衛(wèi)生的責任體制,加強公共衛(wèi)生和醫(yī)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公共衛(wèi)生在財政總支出中的比例。二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統(tǒng)一有效的醫(yī)療保障體制。三是重建農村的合作醫(yī)療體系。
     此外,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指出,目前,中國地方政府所負各種債務的總體規(guī)模已經相當龐大,要盡快研究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建議組織大規(guī)模債務登記調查,編制地方資產負債表。應當允許地方政府公開發(fā)債,將隱性債務顯性化,進而理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稅和事權關系,避免縣以下財政和債務發(fā)生危機。
    、骋m應開放社會和履行公共職能的要求,從封閉型的行政體制向公開、透明的行政體制轉變。遲福林認為,要建立信息公開制度,讓全社會及時了解公共信息,由此提高全社會應對各類突發(fā)性事件的能力。包括公共信息在內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是面對全社會的,應當向全社會公開。公開政務、公開政情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保障。目前,重要的是要盡快出臺信息公開的相關立法,加強政務公開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設。
     同時,也應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的信息披露作用。必須從法律上保護新聞媒體的信息披露權。新聞媒體是黨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大眾傳媒經營的主旨是為人民知情權服務。新聞要立法,強調有事發(fā)生一定要報道,不能謊報和瞞報,新聞違法要處罰。
     在這一點上,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在《建設一個公開透明可問責的服務型政府》一文中提出:在信息公開方面出現重大的失誤,個別負責官員固然有一定的責任,然而更重要的問題卻在于全能政府體制下形成的一套陳規(guī)陋習,其中包括對大眾傳媒的行政管制。政府機構和政府官員對于決策權的壟斷,通常靠他們對于公共信息的壟斷來支撐。政府在執(zhí)行公務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是一種公共資源,是公眾得以了解公共事務和政府工作狀況,監(jiān)督公務人員的必要條件。因此現代國家通常都有信息公開、“陽光政府”的立法;除了由于涉及國家安全并經法定程序得到豁免的公共信息,都要公之于眾。只有建立起信息透明的制度,才能把政府和政府官員置于公眾的監(jiān)督之下。
    、磸男姓刂菩腕w制向依法行政型體制轉變,真正實現法治政府。我國社會關系的日益深刻變化,已對公共服務的相關立法提出了迫切要求。加快公共服務的相關立法,不僅是政府職能轉換的需要,更是社會生活對國家、對政府提出的現實要求。
     所有行政機關都應依法行政,一切政府行為都應納入法制化軌道,包括政府的職能配置、機構設立、編制管理、公務員隊伍建設,公共政策的制定,行政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都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辦事。加強法制建設,規(guī)范政府行為,首先是加快行政立法,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規(guī)體系;其次是增強公務員的法律素質,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再次是健全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強化監(jiān)督約束,把依法行政落到實處。
     遲福林認為,推進依法行政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從上至下加強政府官員的法律意識教育。與此同時,還要建立嚴格的法律問責制。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治吏、依法治權,尤其是涉及到關系社會事務的公共權力。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著手逐步實現決策咨詢的法定化,建立有公民代表和專家參加的咨詢委員會制度。此外,要積極推進行政程序、行政執(zhí)法和政策評價的法定化。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曙光認為,政府也要守法,這種守法的統(tǒng)治是通過政府的自律、法律的限制和司法的裁定來達到的。在市場經濟中,官與民的關系是平等關系,官員要為納稅人服務。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在自由與秩序、公正與效率、競爭和福利等價值要素之間應形成一種必要和可預測的規(guī)則。
     另外,市場經濟活動本身需要一定的秩序和規(guī)范。要尊重和保護市場經濟主體的合法權利,為各市場主體劃定一個自由行事的邊界和空間,處理好法治與市場、主體、政府之間的關系。通過適當的權力機構與權利安排優(yōu)化資源配置,是法治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體現。
     吳敬璉教授也明確提出要建立問責制,他認為,要把這種被顛倒了的主仆關系重新顛倒過來,重要的不在于宣言,而在于建設對基本人權和對政府權力約束都有明確設定的憲政秩序;這就是說,要按照中共十六大的決定,推進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法治社會。掌握著國家權力的黨政官員必須是可問責的。人民群眾對公務人員監(jiān)督權和罷免權的行使,要通過可操作的法定程序切實得到保證。
    、岛侠泶_定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依法明確界定中央與地方的職責權限,建立中央與地方的合理分權體制,是我國政府改革的重大任務。我國是一個大國,各地方的情況差異很大,在保證中央政府統(tǒng)一領導的前提下,應當充分賦予地方處理和解決公共事務、應對突發(fā)性事件的事權,并對此做出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
     在“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中國轉型時期政府改革國際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要改革中央與地方財政稅收和事權體制。一是合理確定中央和地方(包括地方各級財政稅收)的財稅體制。二是要劃分中央、省、地、縣各級的事權范圍,界定清楚各級應負的事權責任,在此基礎上核定各級在財政稅收總盤子中分配的比例和規(guī)模。三是要進行稅收結構的設計和改革,使地方政府不僅重視企業(yè)發(fā)展,還要重視市場發(fā)育和發(fā)展,克服地方保護主義,自覺融入全國統(tǒng)一的大市場中。
     遲福林提出,在現行的行政體制下,經濟事務和教育、公共衛(wèi)生、社會保障等諸多社會事務方面都存在著嚴重的條、塊分割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要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必須徹底破除現行條、塊分割行政體制的弊端,嚴格實行公共服務的“屬地管理”原則,依法授予地方政府處理突發(fā)性事件和各類社會危機的統(tǒng)一指揮協(xié)調權利。
     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垣博士也認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有一個政府分級管理、分級定位的問題。中國版圖這么大,不能不分級管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有中央政府行政區(qū)劃和經濟區(qū)劃是合一的,其他各級政府都不可能完全重合起來,這是由市場配置資源的規(guī)律所決定的,不是以地方長官意志為轉移的。如果基層政府硬要把自己管轄的行政區(qū)劃當作一個完整獨立的經濟體,結果必然是造成人為的市場分割,這與我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對于一個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來說,分級管理和分級定位就意味著行政管轄權和主要職責就是服務。
    、墩卫斫Y構創(chuàng)新。進一步規(guī)范行政收費行為,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把全能管理的“大政府”逐步改造成有限服務的“小政府”的要求,大規(guī)模取消審批項目,將部分行政審批項目作改變管理方式處理,移交行業(yè)組織或社會中介機構管理。制定《行政收費法》,進行一系列的制度創(chuàng)新。要將行政命令和審批收費型的政府,轉變?yōu)楣卜⻊蘸凸补芾硇偷恼?br />      改革干部政績考核和責任體系。目前,是考核干部政績的主要指標。經濟發(fā)展目標被看得過重,數字中水分很大。如果加入失業(yè)率、社會保障、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治安、吃穿住行、教育衛(wèi)生、政府的文明程度等社會發(fā)展指標考核政績,并且與干部使用和責罰結合起來,就會促使干部勤學習、善思考、干實事,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與為民做事結合起來,解決干部“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的問題。
    、反罅Πl(fā)展民間組織,架起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梁。應該大力發(fā)展民間的商會、協(xié)會、中介組織和其它民間組織,發(fā)揮它們在結構轉型和市場經濟中的政治和經濟功能,營造政府與社會之間的協(xié)調和協(xié)作機制。調動民間組織力量,支持政府改革。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呂日周認為,民間組織是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梁。引導和發(fā)展民間組織,建立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對話、協(xié)商和溝通機制,實現社會自律和自治,可以有力支持政府的各項改革,將傳統(tǒng)體制下政府的許多事務轉由民間組織去做,既可以穩(wěn)定社會,緩解矛盾,又可以節(jié)省政治成本。
    、笇<姨岢龅钠渌档米⒁獾膯栴}
    。ǎ懊髯、征稅、除費”。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垣博士提出,政府改革的關鍵就是要通過“明租、征稅、除費”,解決好政府的越位、錯位和缺位!懊髯狻本褪菄匈Y產特別是土地資產的有償使用!罢鞫悺笔菄袷杖氲膹娭菩苑峙,是政府的權力!俺M”就是廢除那些不合理的行政收費和變相攤派,減輕廣大農民和市場主體的負擔。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資金來源要靠征稅的方式來解決,絕對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動用國家的土地租金收入,也不能運用各種收費手段,把原本屬于商業(yè)行為的東西,變成政府的強制性權力。一個負責任的地方政府,在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過程中,一定要腳踏實地從具體問題入手。各級政府應該明白,國家財產不等于政府財產,國家財產只能有償使用,而政府財產的來源只能依靠稅收。
    。ǎ┯邢拚团c社會、市場的契約關系。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博士:要使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實踐真正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得以深化,還需要重點把握這樣一些基本的理論原則:一是確定政府的功能邊界,使政府真正成為一個有限的公共政府,這是建立服務型政府的前提;二是重新確立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系,使政府在一種平等的契約關系中,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這是建立服務型政府的關鍵所在;三是強化自下而上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這是建立服務型政府必須的內在機制?傊,建設服務型政府,不僅僅是服務態(tài)度的改變和服務項目的增加,而是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需求,以服務為目標導向的現代政府管理體制或新管理模式的探索,是在重新界定政府功能邊界的前提下,按照有限權力的公共政府內在要求,在確立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新型關系基礎上,導入激勵、監(jiān)督機制和全新的服務理念、服務行為、服務管理系統(tǒng)。
     ()通過轉變政府職能,解決好“越位”、“錯位”、“缺位”問題。一是解決政府管理“越位”問題。應改變過去包攬一切的管理體制,縮小、分解政府的管理權限和范圍,把不該由政府承擔或政府管理不了的職能轉移出去,實現政府與企業(yè)、社會、市場之間的合理分工。二是解決政府管理“錯位”問題。主要是理順中央和地方之間、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職能關系,合理界定各級政府、政府各部門的職能邊界,明確各級政府、政府各部門的職責范圍,避免因分工不當、責任不明導致政出多門、交叉錯位。三是解決政府管理“缺位”問題。就是把應當由政府辦的事情真正抓起來,負起責任,避免管理出現“斷檔”,公共服務出現“真空”?偟脑瓌t就是要收縮權限,越位的要復位,錯位要正位,缺位的要補位,有效解決“該管的無人管,不該管的多頭管”的問題。
     四、如何建設服務型政府
     如何適應目前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滿足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的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既是完善市場經濟體系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目前中國改革中遇到的一個重大現實問題。許多國家在對政府的建設方面有成功經驗,但中國的政府職能轉變卻不是簡單地改革,就象遲福林所說,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不僅在于實現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轉變,更重要的在于要實現政府治理方式的轉變;不僅在于政府應當為經濟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更重要的在于政府要為經濟和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務;不僅涉及政府機構的調整,更在于實現“政府再造”和推進政府“自身革命”。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不是簡單地對現有政府管理體制的修修補補,不是單純地對現有行政管理體制的增增減減,也不是一般性地政府職能調整,而是建立一個與經濟轉型、社會轉型相適應的,以人為本的現代政府模式。
     (一)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并重、借鑒與創(chuàng)新結合,大力加強制度和機制建設,不斷提高公務員隊伍素質,加快政府轉型步伐,努力建設現代高效的服務型政府。這一思路包括以下要點:
     行為規(guī)范。所有行政機關都應依法行政,一切政府行為都應納入法制化軌道,包括政府的職能配置、機構設立、編制管理、公務員隊伍建設,公共政策的制定,行政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都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辦事。加強法制建設,規(guī)范政府行為,首先是加快行政立法,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規(guī)體系,使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法可依;其次是增強公務員的法律素質,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再次是健全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強化監(jiān)督約束,把依法行政落到實處。
     運轉協(xié)調。所謂運轉協(xié)調,就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上級政府與下級政府、政府與所屬部門之間政令暢通,政府各部門之間協(xié)調一致,整個行政體系目標統(tǒng)一、運轉有序。這就要求政府職能界定科學清晰,機構設置合理精干,分工明確,職權責相一致。
     公正透明。所謂公正,就是政府應努力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公正。政府應發(fā)揮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使社會分配公平合理,防止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建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對各類經濟主體一視同仁;扶持困難群體,維護社會正義;搞好社會保障,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所謂透明,就是實行政務公開,接受社會監(jiān)督,建設“陽光政府”。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特別是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事項,除涉及國家機密、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以外,都應向社會公開,給人民群眾以更多的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增強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廉潔高效。政府應廉潔從政,高效行政。廉潔從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加強廉政建設,杜絕腐敗現象,做到用權為公、執(zhí)政為民,決不能以權謀私、化公為私。高效行政,就是政府運轉速度快,辦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管理效益好。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增強成本意識、效率意識,把成本管理、效率管理納入政府管理之中。
    。ǘ┙ㄔO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途徑
     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共服務體系,是專家的共識。大家認為:
     一是要建立符合本國、本區(qū)域特點的公共服務模式。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各地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公共服務的模式選擇也不一樣。比如,同樣是經濟發(fā)達的歐洲國家,德國采用的是強調社會保障制度中權利和義務對等性的俾斯麥模式,英國采用的是強調機會平等、鼓勵個人自助的貝弗里奇模式,瑞典、芬蘭、挪威等北歐國家采用的是強調全面公平的斯堪的納維亞模式。中歐公共行政合作項目歐方負責人李斯特教授提出忠告,世界上沒有最好的公共服務模式,中國應該根據自身特點,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國情的公共服務體系。
     二是要根據我國國情,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公共服務體系。要根據中國目前城鄉(xiāng)之間、地域之間存在的發(fā)展不平衡的現狀,來確定公共服務的范圍和標準。當前,不僅要加強城鎮(zhèn)的公共服務建設,更要加強廣大農村的公共服務建設,要把農村的義務教育、基礎教育、社會保障、勞動力轉移、公共設施建設等納入公共服務的范圍;不僅要加強東部發(fā)達地區(qū)公共服務建設,更要加強中西部地區(qū)公共服務建設。
     三是要探索不同公共服務領域的體制創(chuàng)新。公共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是世紀年代以來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一項核心內容,也是中國政府公共服務創(chuàng)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法治化,正在成為公共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方向。
     一是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問題。市場化改革要求在公共部門中引入市場機制,要通過招投標、合同承包、特許經營等市場運作方式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要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jié)公共服務的供給和需求,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是公共服務的社會化問題。社會化就是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調動社會力量改善公共服務,鼓勵各種民間組織參與興辦公益事業(yè)和社會服務。要根據不同公共服務項目的性質和特點,實現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多元化和供給方式的多樣化。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各種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
     三是公共服務的法治化問題。應大力推進公共服務的法治化建設,要在國家相關立法中進一步明確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責。要通過一系列的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建構,為公共服務提供制度性的保障。要進一步加強對公共服務的規(guī)范和監(jiān)督,強化政府責任意識
     ××年月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以下簡稱《行政許可法》)正式實施。從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開始著手《行政許可法》的調研、起草,到起草工作移交給國務院法制辦接手,再到起草的階段性成果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所用,終于在××年月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草案進行審議并通過。
     相對于我國近年來的行政法立法,《行政許可法》漫長的制定過程中經過了更多的討論,吸取了更加廣泛的相關人員意見,考慮得也更加周到縝密。正因為如此,《行政許可法》被寄予了更多厚望,社會各界都希望能夠通過《行政許可法》的實施,進行一場中國政府的“自我革命”。這場“革命”不但要直接改變行政管理者的理念,改變現有的管理模式,而且也要改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力求打造一個近乎完美的、在透明的陽光下勤懇工作的“服務型政府”。
     據了解,南京、重慶、珠海等地已經把建設服務型政府作為自己的目標。在此,我們希望,《行政許可法》的制訂和實施能夠促進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政府服務于人民不是一句空話。
   

【公共服務型政府的研究綜述】相關文章:

鄭觀應研究綜述08-07

鄭觀應研究綜述08-11

服務型政府建設各項制度08-12

個人研究過程綜述08-24

道教音樂研究綜述08-05

關于打造法治服務型政府的問題與建議08-12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綜述08-06

個人研究過程綜述范文06-08

兒童的學校適應研究綜述08-05